前天,随着大型推土机的隆隆声,义乌后宅街道对下余山村首批12户6000余平方米回收旧房进行了统一拆除。
下余山村位于210省道后宅湖门段,处于浦江进出义乌的主通道、杭金衢高速公路和疏港高速的互通交接处,直接展示义乌门户形象。随着义乌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下余山区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该村散落、穿插在新区中的一些老旧房显得很不协调,也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出行安全。
据悉,下余山村曾经是“先进”的代名词,无论是探索性率先启动旧村改造,还是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都曾是义乌的样板和观摩对象。但是,近年来,先进光环不断褪色,与之相随的是矛盾增加、负面不断。1999年底,下余山村启动旧村改造,当时义乌尚未出台旧改政策,该村在没有统一政策指导下的旧改,在现在看来更多的是无序和混乱。之后在2005年、2015年又进行了两次旧村改造安置建房工作,前后跨度达16年。
16年间,义乌旧改政策历经数次变化,该村人员变动、村情变化也异常复杂。在旧改过程中,部分人员,甚至少数党员干部受利益驱使,建新不拆旧,并以各种理由辩解和阻挠,“一户多宅”等经久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更趋复杂。为此,解决下余山村“应拆未拆”等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后宅街道的一个“烫手山芋”,各种工作阻力层叠出现,尤其是时间跨度长,客观上增加了政策障碍、心理障碍和工作障碍。
经过前期大量调查,在下余山全村农户基本完成安置的情况下,9月22日,后宅街道再次成立下余山遗留问题处理攻坚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三个群众工作组,对首批12户“应拆未拆”农户深入开展思想工作,并实行每日一会商、每日一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工作组人员更是夜以继日,逐一上门并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反复耐心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户攻坚,步步跟进,最终12户农户从抵触、不理解,到接受、支持,最终全部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