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洪灾冲毁了家园 冲不垮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发布时间: 2016-09-30 10:00:11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高路

  台风“鲇鱼”肆虐,遂昌北界镇苏村突发山体滑坡,奔向村民的家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在旦夕。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弱小,顷刻间,家园被毁;但是人类又是如此伟大,整个社会用爱心为受灾群众搭起了新的家园。

  在遂昌,抗险救灾的画面被定格在一个老人身上。怀孕26周的占女士不幸被泥石流冲入河流中。72岁的林奶奶发现了她,占女士由于腿部骨折,根本不能动,是老奶奶一下一下把她拖上来,在医护人员的全力协助下占女士幸运得救,腹中胎儿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里,每个字都值得珍藏。林奶奶当时对孕妇说,“你一定要活下,我会救你的,要死我们三个也死在一起。”孕妇腿上多处骨折,林奶奶以前做过医生,知道怎么处理,她一再叮嘱,不要动、不要动。后来,她又冒险回到被毁的房子里拿来手机,给儿子打了个电话,消防这才找到她们。

  72岁的林奶奶说,当时她手里就这样举着这部老年手机,手机上亮着光,为的是让消防员看得见。

  一个老人,自己还在险境之中,自己还是别人救助的对象,但她却毫不犹豫地给予别人最大的帮助,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替别人撑起了天空。

  可想而知,将一个身怀六甲的孕妇救出险境,对于年迈的她来说,该是多么艰难的事,我们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精神和毅力才能走完这条泥泞坎坷的路。

  在那个让人颤抖的夜晚,那束微弱的光照亮了生命之路,也照亮了世人的心。

  72岁老奶奶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人们从老人身上看到的是这个时代的精神,看到了在无数次灾难中我们反复见证过的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和生死相依。

  政府在行动,军队、武警等第一时间开赴灾区,社会也广泛发动起来,村民自救,医疗专家赶赴受灾地区,周边地区的民兵自发地组织起来赶往灾区,远在金华的预备役工兵也组织数十名人员集结完毕,连夜赶赴遂昌救援。爱心在凝聚,捐款在汇集,无数人此时此刻正在为受难的人们祈祷、祝福。

  面对这场灾难,没有抱怨,没有迟疑,有的只是同心协力,有的只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朴素愿望。

  网上也同样是满满的正能量,灾区的受灾情况、救援情况大家第一时间转发,有关部门的及时行动获得了网友的点赞。我们看到的是焦虑是同情是关心,是对同胞的爱,是对生命的企盼。本报官微上,一组消防官兵躺椅子上休息、满身泥泞的照片感动了社会。而更多的网友则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灾区的关心。灾后的苏村夜空里那星星点点的救援灯光、没有停歇的救援步伐,带去了生命的希望。而在更大的范围里,人们虽然不能亲赴灾区参与救援,但都在心里默默地为苏村点亮了生命之光。

  大家在相互传递着同一个声音:受灾人民的苦,我们感同身受,受灾人民的难,我们大家一起扛。“只要有一口气我就救”,林奶奶的决心,也是我们共同的决心;林奶奶攥紧孕妇的双手,灾难之中的坚定守护,同样也是我们对彼此的庄严承诺。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和认识上。人类在战胜自然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得承认这种不足。浙江一大半的国土是山区,我们不可能将山从这片土地上搬走。洪灾多发,泥石流多发,台风常常在这片大地上肆虐,我们也不可能只要和风细雨,不要这些狂风暴雨。

  那么多次洪水没能把我们打趴下,历史上无数次台风的肆虐,没有折弯我们的腰,反而让我们愈挫愈勇,这次我们也一样不会被打垮。

  大家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是对自然灾害最有力的回应,就是对受灾群众最温暖的安慰。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