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拖欠货款已成常态化,关键是拖着拖着还成习惯了。更可恶的是,明明有钱,就是欠着,不给你货款。服务这样的客户太难了。”前两天,义乌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小荔在朋友圈连发了好几条控诉客户的微信,表示“很蓝瘦,香菇(网络用语,意为难受,想哭)”。周日,她又更新了一条状态,大意是“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一定选择无视他的询单。”
客户捂钱扣款不发
小荔朋友圈中所指的客户来自巴西,今年4月份时,她接到了客户询单。当时客户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单子,5月底,小荔按时发货。按照约定,6月份应该是货款的最后结算时间,不过客户一直以手头紧,能否暂缓支付为由拖欠货款。
“我们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的巴西,政局不稳,高利率,失业率攀升,经济恶化。”小荔说,据当地媒体报道,巴西金融市场分析师预测,今年巴西经济衰退3.15%,通胀率为7.04%。如预测属实,今年巴西经济将是连续两年负增长。分析师预测,今年底,巴西雷亚尔与美元的汇率为3.25:1;明年底,汇率将升至3.4:1。所以她对客户所言也比较相信,一直由着他拖欠货款。
7月份时,客户又找她下了一个小单子,并且承诺,届时会将两个订单的货款一起结算。可等到了该付款时,客户又以销售形势不佳,资金周转有问题为由,将付款的事搪塞过去了。“一开始我还有耐心讲解,催款,后来客户索性不理我,我的语气也开始有些激动。没想到反倒给了客户倒打一耙的机会,他说我态度太差,所以不想再跟我沟通。”小荔说,明明客户自己找理由欠款,还非得给我扣一个帽子。
汇率波动货款遥遥无期
再三交涉下,客户终于开口,他表示,他不是不想付款,只是现在雷亚尔持续贬值,他想等到货币汇率稳定些后再付款。“我等得起,但我的供货商等不起。更何况,客户能这么说,说明他还有支付能力,只是想以最小的损失完成交易。”小荔说。
在小荔所接触过的客户中,一般拖欠货款无非几种情况:销售形势不佳,公司经纪状况下滑,甚至破产,实在无力支付;纯粹恶意骗货;货物到港后故意不提货,以高额的滞港费、滞箱费等为筹码,迫使对方让出折扣,最终以低价拿下货物。
而这次的客户则属于技术型欠款。“意思是,有能力支付,但通过一定的手段,一再延迟支付,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或者迫使对方让步,给予折扣。”小荔说,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的拖欠货款,应付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合理安排发货
小荔的巴西客户不是个例。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巴西报损金额居于全球第二、拉美第一,且占拉美整体报损金额的三成以上。出口企业在把握巴西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的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安排货物出运。
义乌警方则已反复提醒广大经营户,要拒绝“裸赊账”交易,尽量采取现金交易方式,在接单前做好对方的资信调查情况、到期货款支付能力评估等工作。如果已经送货的经营户,但对客户不放心,应该及时与货代取得联系,掌握提单动态,尽早追讨货款。
“以后要一单货款结清再接下一单,绝不能滚雪球,否则作为外贸公司夹在客户和供货商之间,受夹板气:客户不给钱,供货商频繁来催款,我们只能两头劝。”小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