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祥(左四)在广州军区军事法院工作期间与同事合影
全家福
中国义乌网11月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冯志祥(1904—1987),赤岸镇神坛村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1945年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55年授大校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军事法院副院长、广西军区副政委(正军级)。1964年7月离休,1987年8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万里长征、八年抗战……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红军冯志祥,戎马倥偬50余载,经历了从一名战士到将军的传奇,历经九死一生和无数磨难,沉淀在他身上的沧桑和荣耀,散发出一种独特气质,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革命军人是怎样在革命的滚滚洪流中激荡前行。
出生清贫小小少年当红军
1904年8月1日,冯志祥出生在义乌南部距县城约25公里的赤岸镇神坛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冯德海,曾在兰溪开过柴行,一生勤劳善良,平时爱好读书,练有一手好书法。
冯志祥出身清贫,幼年时曾与冯雪峰一起在邻近的八石小学上过学。之后因为父亲在兰溪工作,于是举家迁往兰溪。小学毕业后,冯志祥就进了兰溪一家书店做学徒,并在书店里学会了印刷技术。15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带着冯志祥回到了神坛村。回村以后,他就给人家放牛,空闲时经常看书练字。和父亲一样,写得一手好字的冯志祥经常在逢年过节时写一些对联,拿到赤岸镇上换几个钱。
冯志祥青少年时代追求真理,向往革命,积极从事进步活动。1922年他离家后从军,曾任连长职务。1931年9月,他在江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于次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他崭新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军人的一生。
在井冈山的战斗岁月,他参加过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由于他作战勇敢,很快从战士提拔为排长、连长、营长。
血火磨难肩扛油印机走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党总支书记、特派员的冯志祥接到中共上级领导关于转移的指令,匆匆带上随身物品,背上办公场所的那台油印机,踏上了二万五千里征途。
第四团是一支英勇的部队,当时和冯志祥一起并肩作战的有耿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李天佑、邓华等将领。作为红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第四团担负着开路先锋的重任。冯志祥和战友们参加了强渡乌江、血战娄山关、飞夺泸定桥、攻取腊子口等著名战役,经历了血与火的磨难。
冯志祥有一面珍藏多年的军旗,每年的“八一”,他都要取出来,深情地抚摸着这面带着战争硝烟、尽是弹孔的旗帜而感慨万千。原来在这面旗帜中,有一个让人永生难忘的故事。
当年冯志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夺取无名高地的战斗任务。在这场战斗中,因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我军与10倍的国民党精锐部队相抗衡,战斗的激烈程度达到了白热化。为了保证大部队顺利地向湘、桂方向挺进,冯志祥所在部队要在规定时间内拿下无名高地。在一天两夜的激战中,冯志祥和战友们共向敌阵地发起21次冲锋,全连打到最后只剩下9个人,终于在援兵到来之际,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当冯志祥亲手将军旗插上无名高地顶峰时,看着迎风飘扬的军旗,看着身边牺牲的战友,看着祖国壮丽的山河,那一刻一种神圣的感觉从心底升起,浑身热血沸腾。
在长征途中,除了行军、打仗,冯志祥还要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编排、印制红军小报。除了正常负重以外,他每天还要将油印机扛在肩上,每到一地,首先把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敌我双方的战斗情况、行军路线、当地风土人情等印在报纸上,然后一份份地分发到红军指战员的手里。红军战士得到报纸,如获至宝,在行军和战斗间隙一字一句地研读,从中了解战斗形势。而这份红军小报就是解放后广州军区《战士报》的前身。
冯志祥就是这样,一手拿枪,一手握笔,跟随红军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过程中,他始终没有抛下油印机。时隔30年,冯志祥回到故乡时,与村支部书记朱金钱谈及长征的经历时说:“我没有死在长征路上是命大。”种种困难,一言以概之。
百战疆场浴血奋战屡立功勋
冯志祥能文善武。参加革命后,足迹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南征北战,参加过数十次战役和战斗,身上留下了13处伤疤。
在著名的平型关大战中,虽然我军占据有利地形,但由于日军武器精良,兵员充足,双方兵力悬殊,战斗异常激烈。我方在浴血奋战后最终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在这次大战中,冯志祥中弹负伤,右手食指、中指永远失去功能,造成终生残疾。可是伤好后,冯志祥一直苦练用右手无名指扣板机,继续战斗在抗战前线。直到逝世前,他的儿女们才看到他珍藏的“三等甲级”残废军人荣誉证。
抗战期间,冯志祥任团政委,参加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多次聆听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的谆谆教诲。1945年,他光荣地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4月23日至6月11日,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七大以后,冯志祥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衡宝、解放广西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冯志祥任广西柳州、庆远、宜山军分区副司令员;第四十九军第一四七师副政治委员;广西桂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桂林地区的剿匪战斗。1953年9月任广西军区干部部长。1956年后任广州军区军事法院副院长。1961年任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正军级)。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冯志祥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两度回乡低调清廉来去匆匆
自1922年离开家乡后,冯志祥曾在1950年、1966年两次回到家乡义乌,但都没惊动当地政府,就住在亲戚家里,吃着家乡的小菜,但由于备战的缘故,总是来去匆匆。
据资料记载,冯志祥第一次回家是1950年,他回到赤岸镇,给广大党员干部和武装民兵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内外形势教育课。他对大家说:“我们虽然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但今后土地改革的任务还很重,国家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有能力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样,通过大家的努力,也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他的这些话,许多老同志至今记忆犹新。
第二次是1966年,冯志祥回到神坛村,踏着泥泞的小道,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流坞坑水库。他说:“水利是保证农业丰收的关键,施工中要确保质量,保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绝对安全。”
回到村里后,冯志祥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先向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朱金钱了解村里的概况,然后谈形势,谈他参加革命的经历,谈了家乡该怎样搞好建设,还不时地向坐在一起的老农嘘寒问暖。冯志祥说话抑扬顿挫,妙趣横生。乡亲们时而侧耳聆听,时而哄堂大笑。
乡亲们真诚地留冯志祥在故乡多住几天,但他却说:“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前线战事吃紧,我还要赶回广西,为尽快取得抗美援越斗争的胜利做些工作。”他来到赤岸公社,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冯泽喜留他吃顿便餐,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大鱼大肉,而他亲自点了家乡的两菜一汤,边吃边说:“家乡的菜几十年没吃过了,吃起来真香啊!”
回部队两个月后,冯志祥写给村党支部书记朱金钱和民兵连长冯沾正各一封信,信中的内容是:我即将奔赴越南前线,也许要和你们永别了。
谁能相信,冯志祥那次故地重游,竟真的是最后一别。1987年,冯志祥同志在北京逝世。
魂归故里青山巍巍埋忠骨
如今,冯志祥墓位于神坛村后山,青山相伴,绿水相随,墓旁苍松挺立,墓前植被茂盛。此墓于2009年4月由村两委修建,2010年3月25日,冯志祥将军后人按照其生前遗愿,把他的骨灰迁回故乡安葬。当年,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神坛村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手中的活,拿着菊花,一起来到村里的敦本堂前,欢迎冯志祥将军魂归故里。
“看到村民们这样热情,感觉像当年欢送红军那样,都是全村人一路夹道欢送,依依不舍。”当时护送父亲骨灰回到老家神坛村安葬的冯志祥大儿子冯鲁延说,“父亲一辈子都想着家乡,时刻惦念着父老乡亲,叶落归根是父亲的遗愿,如今,终于帮父亲完成了这个愿望,我们也安心了。”
就这样,在100多年后,就在曾经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的地方,冯雪峰和冯志祥这两个从同一个村子里出去的,胜利走过长征,走进新时代的老红军又聚在了一起,在青山绿水间,日夜守望着他们深爱的家乡———神坛村。
近年来,神坛村积极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走进神坛村,到处可见红色印迹,新建的红色文化展厅摆放着与冯雪峰、冯志祥等相关的各种珍贵文稿、书籍和手稿。出了红色文化展厅,右侧有一条蜿蜒而上的山路,路两旁竖着很多用心制作的牌子,这里就是村里的文化长廊。长廊中张贴着“永远的军人”冯志祥的革命路,通过故事、照片等历史资料介绍革命先辈的光辉一生。走在长廊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村中还设置了一条名为“长征路”的游步道,全长1600米,将几处小山坡连在一起,直通村口。游客来到神坛村,都会走一遍“长征路”,重温红军精神。
追忆父亲永远的军人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冯雪峰、冯志祥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和讴歌长征精神,10月12日和10月15日,我市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暨长征精神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诗会相继在神坛村举行。
活动中,冯志祥的五位儿女悉数到场,长子冯鲁延代表老红军冯雪峰和冯志祥的亲属,与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市委宣传部、新四军研究会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共同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碑揭碑。
“作为战士,他是一名合格的兵;作为干部,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官;作为父亲,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爸爸;作为人,他是光明磊落的人。”冯鲁延说,“父亲的离去,虽没留给我们一分钱财,却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我有一个弟弟、三个妹妹,平时大家分别住在北京、桂林等多个不同的城市,难得相聚。这次我们一起来到神坛村,都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父亲一生都是很朴实的,也很节俭,虽身居要职,却一直低调做人。他在广州担任军事法院副院长期间,每次到军区开会,他都是步行前往,到了军区大门被卫士挡着门口进不去,他也不解释,就在门口等着,一直等到他的警卫员来了才得以进入。”大女儿冯美延回忆说,和爸爸一起生活的许多年,除了有外事任务,父亲从没添过一件新衣服。长年累月一身军装,汗衫补得层层补丁仍不丢弃。父亲对军装的厚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父亲多年的戎马生涯,养成了自己动手的习惯,常见他戴着老花镜补衣服、钉扣子,警卫员要帮忙,他还风趣地说:“我这手艺是延安学来的,你不如我。”
“父亲是一名严谨、和蔼、可亲的人,他沉默寡言,很少向我们提起长征时的经历。但他却常常教育我们,不要睡在父母的功劳簿上,自己干出来的才是自己的光环。”二儿子冯乐延告诉记者,父亲一生严于律己,从不以功臣自居,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严格。他的5个子女都没有显赫的官位,也不是什么富翁,除了老大曾在上海一家公司当过总经理,其余的分别在北京、桂林、柳州等地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几十年忠于职守,默默无闻。
父亲去世五周年的时候,儿女们发表了《永远的军人》一文,以寄托对爸爸的怀念。二女儿冯丽延说:“小时候只见妈妈给我们过生日,从不给爸爸过,我好奇地问他什么时候才过生日呢?爸爸总是慈祥地笑着说和我们每个人一起过。”原来父亲并不知道自己的生辰,直到参加了红军,走上了军旅生涯,他才有了一个温暖的军队之家。1962年的“八一”,大哥冯鲁延对父亲说:“您总说,自己永远是个兵,我们就把‘八一’作为您的生日吧。”冯志祥异常激动连声说好,这个主意太合他的心意了。
“父亲生前穿过多少军装已无从计数了。但是他过了多少次生日却清晰可数。他多次深沉表白,军人神圣的使命感让他感到对祖国对人民承诺,这是永远的责任。”小女儿冯锦延说,“父亲的长征精神,影响了我们子女的一生,使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永不轻言放弃。”
(感谢市委党史研究室为本文提供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