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的文学和中国当代的历史一样,都是包含着屈辱的。中国自有的文学其实在晚清末年到民国时期早已经被欧美打的支离破碎,失去了自己的道统,奄奄一息,只有一点点余脉流传至今,当然中国古代文学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很多是灿烂的,很多也是糟粕,但这事情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你不能看到我得孩子捣乱,你便去打他、处罚他,全盘否定了他的存在意义。然而可惜的是近代中国的文学就是这样。但又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经济基础不及敌国,坚船利炮不及敌国,制度思想不及敌国,科学文化自然而然也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学。
如果我们将文学分为雅俗的话,你会发现近百年来中国的雅文化被西方砸了个稀烂,但俗文学却在野蛮生长,就像这百余年的中国,在泥泞中挣扎了太久,每当一次一次要爬起来的时候,就被西方一遍又一遍的砸到在地,又不甘一遍又一遍的挣扎着站起来。80年代的时候,我们读诗,读顾城,读鲁迅,读海子,读到了迷茫,读到了悲哀,读到了自杀,直至读出了一曲《河殇》,读到了黄种人天生就比白种人低人一等,读到了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直至今天的网络文学,而往往一个民族的俗文学却带有这个民族骨子中的精髓,这精髓有好有坏,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精神总算是保存下来了,毕竟中华名族的骄傲已经渗透到骨髓里面了。
我并不抵触学别人,我们过去确实在文化上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但这种学要是平等的交流学习的,而不能是,我的有缺点的东西,比如家庭、比如母校、比如国家,比如文化,我自己怎么批评都行,但你不能过来说我这东西不好,你给我砸了。你砸了,总有一天,我会把我失去的都拿回来,而且是站着堂堂正正的拿回来。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是什么样的,其实是取决于30年前的那代人的,因为20岁的年轻人你没有任何能力与资源改变什么,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30年时什么样的,才是现在20岁年轻人的责任。不过我很庆幸的是,我们朝气蓬勃的积极态度是那些欧美年轻人所没有的。
(作者来自义乌邮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