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13年征迁难题今朝破解 江东街道“新年攻坚”行动首战告捷

发布时间: 2017-01-17 09:26:1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李爽爽

  中国义乌网1月17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李爽爽)“拖了10多年,我们学校的室内体育馆终于可以建起来了!”昨日,站在稠州中学丹溪校区西北角,该校校长何樟金感慨万千。在他身后,工程车来回奔忙,为学校西北角的一块空地做平整工作。

  这块空地位于江东南路南侧、南山路北侧。经常路过此地的人,也许会记得以前这里是两幢破旧的老房子,与学校周边优美的环境格格不入,久而久之,成为了校园美丽脸庞上的一块“疮疤”。也正因为它们,稠州中学丹溪校区的室内体育馆拖了10多年都无法建成。

  而今,江东街道迎难而上、连续作战,将久拖未决的房屋征迁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新年攻坚第一仗来打。经过一段时间攻坚,终于在1月13日完成了所有征迁房屋的拆除工作,拆除面积达7500余平方米,为征迁工作划上完美句号。

  校园内这根“刺”一卡就是13年

  为有效缓解江东辖区子女入学难问题,2003年初,稠州中学丹溪校区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用地75000余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2007年正式开工建设,到2008年底,项目中的教学楼、科技楼、宿舍楼、室外体育场等陆续落成。可唯独原本计划建于学校西北角的室内体育馆连个影子都没有。”何樟金说。

  “卡壳”的原因,是江东街道“徐江楼”的征迁工作进行得不顺利。“徐江楼”是两幢6层高的楼房,1996年建成投用,为原城阳区徐江乡及下属单位员工的集资房,里面居住着50户居民。在学校规划中,“徐江楼”处将建室内体育馆。

  2004年初,当时的江东镇实施了房屋征迁工作。但因为安置地块无法落实,房屋征迁工作没能顺利完成。

  “在里面居住的业主大多只有一套房子,要是房子拆掉就没地方住了,我们肯定不能签这个协议。”“徐江楼”居民陈红明说。

  然而,随着学校主体工程的完工、配套设施的完善,周边环境不断改造提升,“徐江楼”这根“刺”,显得愈加扎眼。2008年,为了让学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江东街道再次启动“徐江楼”征迁工作,但因为双方条件没谈拢,征迁工作还是没能成功。

  2014年底,江东街道又一次迎难而上,向“徐江楼”的50户居民靠拢,力求解决征迁难题。“当时,安置条件已基本谈妥,但市里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征迁户利益,决定待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方案完善后再签协议。就这样,征迁工作又拖了两年。”江东街道重点办主任杨向东说。

  和谐征迁演绎“江东速度”

  “一拖10多年,如果继续放任不管,那么难题依旧是难题,永远不会消失。”江东街道主要负责人说。而“拔钉清障”,正是要拿“钉子”开刀,打出破难的气势来。

  2016年10月,随着《义乌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出台,“徐江楼”征迁工作再次提上议程。苦等了13年也没住上新房,撇开其他因素不说,这50户居民也一定有心结。这一次,怎样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

  征迁首先要“征心”,是“徐江楼”征迁工作快速推进的诀窍。从征迁再次启动的第一天开始,江东街道就设立了“问题解决机制”———每天,工作组都会“碰头”,研究解决征迁户那里收集来的问题。问题不解决,谁都不能回家。“大多数人都是讲理的。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征迁?肯定有问题存在。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帮他们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征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徐江楼”征迁工作组组长刘红伟说。

  破难题,不但要有干劲,也得有巧劲。为了推进工作,江东街道在政策范围内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即在“徐江楼”50户业主中选出5名具有威性、办事公正的代表做“中间人”,帮忙与邻居沟通。这个法子果然奏效,如在征收的最后关键时刻,有一户业主因为家庭纠纷迟迟不愿在征收协议上签字,业主代表李森良就动用各种关系与其沟通,一个月下来,电话打了几十个,微信留言无数条,最终感动了这名业主。

  正是这种干劲加巧劲,让江东街道刷新了征迁纪录,短短两个月就完成了13年没有完成的任务。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