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媒体言论 正文

北京晨报:“有偿带孙”需走出情感禁锢

发布时间: 2017-02-06 15:48:57 来源: 北京晨报 作者: 郭元鹏

  “有偿带孙”在一些西方国家十分普遍,我们也应该能接受这种方式。“有偿带孙”只说通法理还不够,还要走出情感禁锢。

  34岁的合肥市民朱女士家有两个孩子,5岁的大宝和2岁的二宝从出生起便由公公婆婆带。5年来,朱女士和老公每个月都给公婆发1500元工资,从去年起涨到了2000元,孩子的生活费则另外支付。对于这种情况,邻居们说法不一,大多数认为,帮儿女照顾孩子天经地义,索要工资不近人情。(2月5日《市场星报》)

  “有偿带孙”是不是合适?从法理角度来说,是不存在丝毫问题的。我国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自己的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并没有法定抚养教育义务。可见,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并非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义务,老人帮子女照看孙辈,是一种劳动付出,而且是比较辛苦的劳动,他们有权向子女索要劳动报酬。

  有了法理的支撑,最近这几年关于“有偿带孙”的专家呼吁也就越来越多了,一些专家呼吁推广“有偿带孙”办法,让老人的付出体现劳动价值。从法理上能说通,问题是仅仅有法理支撑,还是难以推广“有偿带孙”的劳务关系的。这其中最大的牵绊就是情感。这个情感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来源于老人的认知。照看孙辈,在我们习惯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一些老人即使是经济压力不小,也不想张嘴向儿女索要工资。甚至有的时候,子女愿意支付工资,他们也不好意思接受。正如报道提到的一位合肥市民一样,这对儿夫妻每次要给老人工资的时候,都被老人训斥。老人说:要儿女的工资还有人情味吗?

  其二,来源于子女的认知。尽管说,一些子女愿意支付老人照看孩子的工资,但是更多的人是不能接受这种方式的。在我国传统伦理中,爷爷奶奶带孙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可如今,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也有一些老人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本该安享晚年却又要为孙辈忙碌,苦不堪言。于是“有偿带孙”这一社会现象便出现了。可是,由于一些子女认为老人无情,不愿意支付工资,而引发了家庭矛盾。

  “有偿带孙”不是仅有法理支撑就能实现的,千百年来的观念需要革新。对于老人来说,既然照看孙辈不是自己的义务,那就不妨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坦然接受子女的工资。子女聘请外人照看孩子也需要支付报酬。亲兄弟需要明算账,亲父子、亲母女也需要明算账。对于子女来说应该知道,老人照看孙辈是替自己担起了责任,不能教条地认为“有偿带孙”就是老人无情。

  有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父母没义务带孙子,但近七成年轻人仍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带。高达75%的受访年轻人坦承没有给父母“带孙费”,其中46%只是支付了孩子花销的部分,29%的人直言“分文未给”。这其实是不正确的。“有偿带孙”在一些西方国家十分普遍,我们也应该能接受这种方式。

  “有偿带孙”只说通法理还不够,还要走出情感禁锢。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