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义展示他亲手做的姜糖
中国义乌网2月18日讯(商报记者 王婷 文/摄)“老板,我想进点针线、纽扣……”
“同年伯,您又来了。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在卖?可以在家里享清福喽。”
2月9日,在国际商贸城一日用品商铺前,店主和前来进货的孙昌义老人拉起了家常。86岁的孙昌义每年都会到这些商铺采购,店主们都跟他成了老熟人,而这样的对话,老人也早已习以为常。“挑了这么多年货郎担,习惯了走街串巷,如今叫我在家待着,怎么待得住?”他笑着说。
孙昌义说,是“鸡毛换糖”让他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如今,4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手摇拨浪鼓,肩挑货郎担,走在乡间小路上高呼着:“鸡毛换糖啰!”
上世纪60年代,为了讨生活,孙昌义带着子女离开义乌,来到安吉鹤鹿溪村干起了“鸡毛换糖”,没想到这一干就干了40多年。
“当时,家里揭不开锅,只能出去‘鸡毛换糖’。”孙昌义老人回忆说,他一年会回义乌三四趟,每次都会采购一大包小百货。还有义乌红糖,每次一带就是30斤。那时,安吉到义乌的交通很不方便,每次来回都要花上两天的时间。
对他而言,“鸡毛换糖”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不管要经历怎样的风雨,在那个年代,“鸡毛换糖”每年都能让他换回不俗的收入,那种满足之情是无法形容的。
“三年‘鸡毛换糖’,家里就翻身了。”孙昌义告诉记者,按照当时生产队的工分计算,农村一个男劳动力一年最多就挣个100多元钱,而靠着“鸡毛换糖”,他每月能赚五六百元。这样的收入,让他成了当地第一个买房的人,而且还是一次性现金结付。
通过多年的创业,孙昌义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子女们看着父亲日渐年迈,都劝孙昌义不要再出门“鸡毛换糖”了,但老人不肯。
“我卖的姜糖一毛一颗、针线包一块一包,每次去周围的村子转上半天,最多也就卖个四五十块钱。”孙昌义说,他早已不在意能赚多少钱,而是更享受走街串巷时的那份乡情。
“年纪大了以后,我一般一年就只‘走’几个月。一段时间没见我去‘换糖’,很多村里人就会惦记着。一看见我去了就叫着‘老鸡毛换糖来了’,不知道叫得有多亲切。他们给我端水,让我坐下休息,有时候还非得请我吃饭。”孙昌义笑着说,好多农村里的孩子都是吃着他的姜糖长大的,如今一见他,仍然跟他要糖吃……这些,都让孙昌义倍感温暖。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干不动了。”孙昌义老人动情地说,他希望“鸡毛换糖”的精神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义乌的今天是一代义乌人挑着货担闯出来的,义乌的明天仍然需要‘鸡毛换糖’的精神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