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新网络PK 正文

政务微信公众号下半场:深度挖掘公众需求

发布时间: 2017-02-23 12:09:12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何林瑶

  微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也使政府有了新的发布信息、了解民意的渠道,更是给了公众更广阔的公共事务参与的平台。微信覆盖了90%以上的智能手机,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政府也正借着微信这股东风努力从传统政务平台转向新型平台,由传统政务平台的单一、单向向政务微信平台的多元、多向上发展。上半场,政务微信及公众号主要以横向扩张为主,重在增加关注度和曝光度。接下来的下半场,我们不仅要继续横向扩张,还要加大纵深力度,加大公众使用的深度和黏性。

  政务微信公众号应根据微信用户群体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从CuriosityChina制作的2015微信用户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微信用户群体的特质:年轻化。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在风格上,不该过于“板着脸”、 “正儿八经”。政务微信公众号虽生于政府,但长于民间。本该多接接地气、讲讲“方言”,听听民声。

  政务微信公众号应站在自身独特的性质和优势来展开和延伸,在运营方向上要选择小而精,最好精准到公众某个具体的需求点上。如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政策解读,不仅要有解读,更要有解读后答疑的互动,因为政策解读的互动环节才是公众最迫切的需求点。政策解读平台和渠道多种多样,但权威的政策答疑平台寥寥无几。例如公众比较关心的食品安全、规划建设、医疗教育等问题,尤其是新出的一些政策法规,相应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就可抓好这个需求点,开通答疑互动平台,来增加用户使用的深度和黏性。

  再看现如今的政务微信公众号,大多以各自部门为运营主体,由部门成员兼职运营。当然这样的方式在一开始易于平台的管理和推广,但久而久之其弊端便逐渐显露出来:各自为政、碎片化服务,不能抓住公众的心,缺少黏性。若能整合成基于“服务类型”的公众号,根据公众的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服务公众号,开通在线咨询、办事和查询等功能。再设专人专岗进行运营管理,为用户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甚至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制造更多与用户的互动,甚至是面对面互动的机会。跟用户产生感情,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依赖性。

  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全民共建共享理念”。从微信使用群体的特性出发,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的打造平台;从公众对政务的深层需求出发,开展不同形式的便民服务、互动平台,抓住用户的心。真正实现取“力”之于民,有“利”于民。

  (作者来自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