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小商品种类繁多,但不少行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在袜业和打底裤行业,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不过,一些嗅觉灵敏的商户,已嗅到了其中危机,转型走起其他路线。国际商贸城四区瑞亚无缝打底裤商行的王嫣玲,就是其中之一。“半路出家”的她,愣是凭借先前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家人的帮助,成功走出一条转型之路。
动手前,先观察市场
王嫣玲原本是杭州一家国际知名鞋业集团的品牌运营人员,从事着女孩子羡慕的时尚行业,拿着优渥的薪水。2011年和丈夫结婚后,她放弃原本的生活,接手了婆家的生意,“半路出家”做起了老板娘。
有了新的事业,就要重新规划。接手之初,王嫣玲并未急着出手,而是选择先观察市场。
得益于从事品牌运营的工作积累,她掌握了一整套应对商业市场的品牌运营操作方法,也养成了用统计数据去理性分析市场的思维习惯。这些经验和思维习惯,对之后转型经商的她,大有助益。
“老一辈做生意,久了就会带点执念和谨慎。”王嫣玲说,老一辈做通货产品做习惯了,舍不得转行,也害怕转型,就热衷于跟风,这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危险。
初入市场的她,先是对市场打底裤和袜子的区块,开始了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整个市场中,几乎每间卖袜子的店面里,都有半间在卖打底裤和一体裤。一个热销款一出,第二天就开始降价,市场的饱和程度已到了临界点。可是,在市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专业市场调研团队出身的王嫣玲,从中得到了两个关键的信息:第一,一体裤行业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大洗牌即将发生,“瑞亚”必须尽快做出反应;第二,一体裤行业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会盛极而衰,反而需求正盛,值得进一步挖掘。
出于这两点认识,王嫣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2012年起,瑞亚无缝打底裤走上了转型之路。
要转型,就要转彻底
对市场有了基本的观察和判断后,工厂随即进行转型。这一次变革,对“瑞亚”称得上脱胎换骨。
在生产端,工厂清空了原有的原材料和库存,王嫣玲全面引进了棉质、锦纶等原材料作为打底裤的生产材料,并采用高粘度单丝作为一体裤的生产原材料。同时,她还全面禁止工厂流水线上偷工减料或者次品流出的情况,杜绝为降低成本,模仿某些厂家在裤子的腰口等地方改用涤纶等其他材料生产,或者采用低粘度丝,又或者减少用丝量的情况发生。
在品牌运营方面堪称专业的王嫣玲,对自家企业的品牌打造进行了一系列的再设计。
除了提升产品本身的品质,王嫣玲还在包装上做了大幅的改进:把裤子由原本的袋装,改成盒装包装。这一改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在2012年至2014年间,企业过滤掉了大部分的“低价”客户,慢慢培养起了新的客户群体。早期,王嫣玲向很多自己经商的朋友推荐过自家的打底裤,可是相比品牌产品,“瑞亚”不具备品质和品牌优势。但三年后,王嫣玲通过自己的改革,把“瑞亚”经营成了一体裤品牌中的一匹黑马,成为了质量和价格能够比拼大厂家,而且性价比更高的自有品牌产品。
目前,“瑞亚”旗下有艾霓裳、慕妮施丹等多个品牌,在内销市场中颇具影响力。王嫣玲说:“市场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越是习惯采购便宜产品的客户,忠诚度往往也越低;反之,对品质有要求的采购商,忠诚度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