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一带一路”,中国主场外交的新标志

发布时间: 2017-05-15 11:00:21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北纬

  张骞出西域,开启凿空之旅;郑和下南洋,留下千古传奇。是善意和友谊,让这些人名垂青史;是驼队和宝船,让丝绸之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

  29位国家元首确认出席,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代表参会,外媒报名记者2000多……单看这些数据,可谓盛况空前,想当好东道主,真不易。

  不过,这可能是对北京市民生活影响最小的一次重大国际性会议。单说一个细节:北京没有放假。14日开幕式当天,主会场附近出行稍有不便,但好在是周日,大家可以自行调整出行计划。15日是周一,圆桌峰会已移至郊区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对市内交通的影响也会降低。

  如何当好东道主、办好主场外交,市民越来越有体会,北京越来越有经验,中国也是越来越谙熟。

  近年来,中国的“主场外交”委实好戏连台。2014年以来,亚信峰会、北京APEC会议、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G20杭州峰会,还有每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场外交”硕果累累。今年,除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外,9月将在厦门召开的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也加深了“主场外交”的含金量和成色。

  多边大舞台、国际重要议程,多国领导人聚会一堂,展示世界格局,东道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中国的“主场外交”,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亮丽名片。而这次举办,更有多一层意义——中国不是“轮值”主席国,而是“始发国”,是在“中国智造”基础上举行的国际会议。以至于有国际人士这样风趣地评价,这次真是“百分百中国原创!”。

  为啥?APEC就是一例。中国担任过两次APEC主办国, 2001年在上海,2014年在北京,两次会议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尤其是2014年北京会议,还通过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显示了“中国方案”。

  去年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美轮美奂、天上人间的印象还绕梁不去。杭州峰会共达成创纪录的29项协议,达成了“杭州共识”,被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能成为G20的主办国,非常不易,既考验办会实力、组织能力,更体现国际领导力、影响力。

  还有博鳌亚洲论坛,虽然海南的博鳌小镇已成为该论坛的永久性会址,但该论坛的首倡者,并非中国,而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和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人。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2016年11月17日,“一带一路”倡议首次写入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事实上,从这次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态度,足以看出“一带一路”的号召力。习主席是在今年1月出席达沃斯论坛年会时,才向世界宣布这一决定的,筹会时间不过4个月,但参会人数之多、代表性之广、层级之高,连见多识广的外交官们都说了,可能只有联合国办会才达到,在多边峰会历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从“中国主张”到国际共识,中国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对国际体系的引领作用,正以“一带一路”为标志,得到进一步体现。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