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鸡毛换糖再出发——观《鸡毛飞上天》有感

发布时间: 2017-07-03 09:46:0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朱彩霞

  《鸡毛飞上天》,一部讲述当代义乌商人故事的电视剧。剧集刚开始,就立住了全剧的精气神。敲糖帮领袖陈金水,在大雪天,挑着沉重的担子,摇着清脆的拨浪鼓,这画面一出来,瞬间带我们走进了义乌八十年代。古老的村子,长满青苔的黑白瓦房,蜿蜒的小路,都是那么有年代感。虽然我没真正经历过鸡毛换糖的时代,但我也还记得,奶奶会把杀完鸡鸭后的毛留起来等人来收;我也还记得在繁多课业的高中,妈妈狠心把我的长头发一剪刀剪掉后竟也可以卖得些许零钱给我花。这不就刚好贴合了剧中的鸡毛换糖吗?

  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这“鸡毛换糖”式以物换物的方式才能填饱肚子的年代,剧中男女主角开始寻找做生意的契机。袜子、拖把、皮手套等都是最原始的小商品。女主骆玉珠为了进一批袜子,可以起早摸黑地乘坐火车到异地与人抢购货物,也可以与镇里的抓投机倒把的“值勤队”斗智斗勇,更可以当街拦车找谢书记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应该就是商人的特性,敢闯敢拼,义无反顾。

  剧中的大多角色都让我喜欢,机智、有远见的陈江河,精明、心思缜密的骆玉珠,朴实、勤奋的陈金水,一心只为义乌发展的邱英杰等等,各个角色鲜明,却都有共同点:他们时刻激情投身于火热的干事创业上。陈金水曾说过一句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时刻提醒着剧中角色以及电视机外的我们:“人活着要有精气神,一步一个脚印。”是的,义乌人民正是有着满满的精气神,坚持着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原先的“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发展成现在的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从陈江河的发家史中,我看到了自家表叔的影子。印象中,在我非常小的时候,表叔只是一位开着辆三轮卡运饲料的普通老板。而后奶奶告诉我,表叔经过自己努力和国家扶持,开了家公司。过了不多久,父亲又告诉了一个消息:表叔他们集团准备建一个养殖场,可能要打造成义乌最大的养殖基地。看着表叔从一个小小的饲料厂老板转身变成集团老总,无法想象他付出了多少,我只知道,以前逢年过节我们几家肯定会团聚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因为表叔实在太忙了,不是在公司里忙着发展业务,就是奔跑在发展业务的路途上。从不会满足于现在所获得的,总希望能再拓宽自己的企业蓝图,就如陈江河所演绎的义乌创业者们一样。“鸡毛换糖再出发”,让曾经的敲糖帮看到了自己奋斗的岁月,更让我们看到了义乌的希望:一步一个脚印,总能闯出属于我们义乌人的一片天。

编辑: 闫允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