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由浙商题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开播后备受好评,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已经深入民心传播“鸡毛换糖”精神,吸引着一大批市民积极参与观看、讨论,已有良好的看剧、议剧、评剧氛围。剧中“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义乌精神,义乌的城市发展变化,和我印象中的“鸡毛换糖”,让我怀着好奇之心看了起来,谁知看进去了就不能自拔。剧制作精良,剧情很有考究,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观看的,但由于其评分偏高,加上也想了解下自己熟悉的义乌在电视剧里面是怎么样的。一个弃婴,吃百家饭,行万里路,学得一头好思路,开场子,送厂子,走出国际建分仓,这部剧,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是足以体现一家公司的兴衰离不开好产品,离不开好的决策 。勤劳勇敢义乌人,鸡毛换糖江湖闯,天寒地冻何所惧,大街小巷留足迹,这些话语都是从小听到大的,从朦胧不懂到朗朗上口,义乌人的精神一直都在。
张译扮演的陈江河,殷桃扮演的骆玉珠,在《鸡毛飞上天》里,二人感情的数次转折,脉络清晰有理。陈江河骆玉珠,都是没有家的人,相识于微时,是青梅竹马、相依为命的情感;再次相遇,陈江河心疼骆玉珠一个女人如无根漂萍艰难求存的不易,被亲人出卖过的骆玉珠,把对陈江河的信任当成自己人生的信仰,二人更有在做生意上高度的默契。感情从这里由亲情转成爱情,非常合理;再然后是长达七年的意外分离,陈江河走遍大半个中国寻找骆玉珠,在火车上重逢一段,陈江河举着作为信物的墙砖,对着心心念念的爱人有千言万语,却哽咽难言,成为全剧一大收视高点。
我看到豆瓣上一位网友的评论颇得人心:“哭得我稀里哗啦,为江河哭,为玉珠哭,为那份苦苦的寻找和等待哭,为那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里坚守自己的人哭,为那些平凡生活里的奋斗哭,为没有答案的生活哭。”是的,如果《鸡毛飞上天》是一部电影,故事结束在二人重逢这里堪称完美。
老一辈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任何时代都有贪欲,这不是我们时代的标签。我期待《鸡毛飞上天》之后,能有一部作品,写出当今时代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