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第一次知道《二十二》这部纪录片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偶然间刷微博看到的,记得是个预告片,背景音乐是主题曲《九重山》,当时听到韦绍兰老人苍老嘶哑的声音念出“日头出来点点红,照进妹房米海空,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穷”时,整个人都被冲击到了,平静苍凉布满岁月痕迹的声音在清冷的山间环绕,也在我的心头环绕,可能是春寒还料峭,当时就觉着周身凉凉的,想要去做些温暖的事去温暖那些颗耄耋之年历尽人生百态看似已经无喜无悲的心。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日,也是电影公映的日子,尽管有著名导演各路明星的应援,排片依然少的可怜。买了下班后唯一能看的场次,抱着5个月前的初衷,我去看望了那些老人。
没想到小小的影厅里坐满了了人,年轻点的十四五岁,年长点的头发已花白,男男女女没有人大声说话议论,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坐在位置上安静等待电影放映,我想正如电影海报上所说的“深情凝视”那样,大家此刻的心情肯定是庄重肃穆深情款款的。观影厅的冷气有点足,好像三月份的那种冷,然而此时我的心反倒有点暖起来了。
真的,开始以为我会哭!我以为我会听到老人们哭着控诉日本人的罪行,情绪激烈声音颤抖;我以为我会看到仇恨的双眼历史的疮痍;我以为……然而种种这种我以为都没有,电影很平静,节奏缓慢,正如老人们那样!年近百岁的她们像普通老人那样走路慢,说话慢吃饭也慢。导演没有逼迫老人们去回想那些惨痛的回忆,只是尽可能真实的记录她们现在的生活。除却那段难以启齿的记忆,她们真的跟普通老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普通老人还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祖籍韩国毛银梅奶奶唱起《阿里郎》声音清亮,如少女,奶奶李秀梅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要喂流浪来的小猫仔;还有位奶奶看到日本老人照片笑着说“日本人也老了,连胡子都没了。”生活呀曾经跟了她们痛苦,但她们给自己穿上了盔甲呀,这些痛楚老人们不提也罢。
电影用一位老人的葬礼作为开始,也用这位老人的葬礼作为结束,时间流逝,四季更迭,秃山边青山。是的呀,老人们正一个个离我们而去,从20万到32到22再到8,终有一天会变成0。然而这些历史老人可以不提,但我们作为后辈怎能忘却。
我想导演也是这样的目的,他用这种相对温和的方式,让我们记住这些老人,铭记这段历史,也希望我们像阿婆们那样,面对沉痛不总是埋怨,但是也希望我们对历史一刻不忘,正如一位影评人所说“历史不该被无声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