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16日讯(记者 童俊 龚望平 蒋守洋 通讯员 龚献明 编辑 祝璐)“写着‘forever’的蛋糕上点着6根蜡烛,非洲小伙把礼物递给妻子,温柔地说,我佩服你一直陪我走到今天,我也没有给过你什么好东西。烛光中,中国姑娘笑着打开礼物,含情脉脉地望着丈夫说,Nice!Thank you!谢谢你为了我等待这么久,我们好好过日子吧。笑着笑着,中国姑娘的眼眶湿润了……”
第一次见到和丹·阿布迪是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这个来自索马里的非洲姑娘的电脑前正反复播放着坦桑尼亚小伙约瑟夫向浙江海宁姑娘佳明表白的画面。“在家长不支持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选择对抗,而是通过增加彼此的了解来消除误会,耐心地等待着这份长辈认可的跨国婚姻。这段爱情故事很让我感动。”她说。
“这个男孩子会对我女儿好,跟他是哪里人关系不大。”拍摄中,女方母亲的这句话,和丹至今记忆犹新。这也是她投入精力去摄制纪录片《我从非洲来》的初衷,更是她放弃名企高薪来大学当老师追求的目标。
“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可以消除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课堂上,和丹会放一些非洲电影。每当有学生说“感觉到了与印象中不一样的非洲”时,她会解释,“虽然非洲有些地方比较落后,但是也有地方发展很不错。非洲也在经历着与中国相似的发展过程。”
和丹与张勇在讨论纪录片制作
导演
用国际视角,讲好非洲故事
纪录片《我从非洲来》,又名《非洲人在义乌》,历时两年多拍摄完成。和丹与她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视研究中心的中国同事张勇,是该片的联合导演。目前,作品已经完成精剪,分经济、社会、情感、教育、生活、艺术等6集,讲述了19个生活在义乌等地的非洲人的故事。
今年以来,该纪录片先后在东非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伦敦索马里国际文化节、赞比亚卢萨卡国际电影节、“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传统、域外与实践国际研讨会”等中外国际场合上进行了部分展示,反响热烈。
“我真的非常感动。”《非洲十年》影片的拍摄者、导演梁子观看纪录片后,对片中非洲留学生海尔飞与广场舞大妈一起唱歌、玩耍的画面印象深刻,“要想认识非洲,认识非洲人,就来看这部纪录片。”
作为纪录片的采访对象,萨米最初对纪录片的拍摄并不理解,接触后,他发现整个摄制团队真的是深入地了解非洲,拍摄非洲人在中国的生活。“我的普通话已经说得很好,没想到和丹说得更好。拍摄的时候,我也不觉得这是一次工作了。”就这样,萨米和很多采访对象一样,和导演们成了好朋友。
对于这部纪录片,和丹有着自己的理解。“这是一部在中国摄制的纪录片,用中国受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不管是语言还是影像。当然,这种方式非洲人也能接受。比如,片中所有的背景音乐、歌词都是由非洲人创作的。”
和丹认为,该片与其他影片“不一样”,具有跟摄过程长、呈现形式客观、采访对象量多面广等特点。“选取了不同国家、各行各业的非洲人,不加任何旁白,让他们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原汁原味地呈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常态。”她说,希望能通过真实的影像纪录,打破偏见,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更了解非洲。“不论什么肤色、来自哪个国家,大家都有梦想,有追求,都会经历一些波折,也都期待得到他人的理解。”
如今,和丹又多了一重身份——导演。她说,《我从非洲来》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还会用国际视角记录更多精彩的非洲故事。目前,她所在的非洲影视研究中心正在筹拍第二部非洲题材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
和丹在桑给巴尔国际电影纪录片《我从非洲来》首映仪式
总统顾问
研究中国经验,推动祖国发展
最近身边的朋友给和丹起了个新名字,叫“超级丹”。这缘于今年9月25日,索马里联邦政府正式聘任她为总统办公室中索投资与经济合作高级顾问。
索马里的总统顾问不少,而和丹是其中唯一一个研究“中国经验”,关于中索合作交流的顾问。担任总统顾问期间,她会向总统及其办公室就索马里国家发展、中国与索马里两国经贸合作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参考。
2007年,和丹进校读书的第二年,浙江师范大学成立了非洲研究院。这是全国高校首家综合性的非洲研究院,致力于以国际化的视野,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人才,增进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本科毕业后,和丹继续留校深造,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还拿到了优秀留学生奖学金。期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对成绩优异的和丹十分赏识,并邀请她博士毕业后能回母校工作。
2016年,从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毕业后,和丹毅然放弃了几家跨国企业、机构的高薪聘请,选择回到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当一名普通老师。“我真心希望能够为促进中国和非洲互相了解、相互信任、共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和丹说,“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广阔平台和优势资源能帮助我实现这些梦想。”
作为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丹对中国、对中非合作等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年,她真切地感受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这促使她一直在思索如何将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带回非洲,帮助家乡人民发展经济、减少贫困。
正如刘鸿武教授所言,从事非洲研究不能只对着书本,要深入非洲做田野调查,用人类学的方法直面非洲人的生活是基本要求。身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外籍研究人员,和丹的专业便是从传播学以及媒介经济的角度研究中非关系和非洲发展。参加工作后,她开始向索马里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将对中国的观察和“中国经验”传递到遥远的东非。
提起索马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总是“海盗”。对于这一偏见,如今的和丹会一笑而过。“现在索马里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报家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索马里永远是我的祖国。”和丹眼神坚定地说。
和丹在浙江师范大学演播厅举办的纪录片《我从非洲来》首映仪式
中国通
学无止境,当一名好教师
“2005年9月,我远渡重洋踏上这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不久这里就变成了我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短短几年,我已经完全融入到浙师大这培养我成长的‘家’,我乐此不疲地学习、体会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流畅的语句、唯美的文字,这正是和丹入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时的自我介绍。
12年前,和丹跟着在义乌做外贸生意的叔叔哈吉第一次来到中国,就被中国的山水和风景深深吸引。在扬州大学苦学一年汉语后,她选择在浙江师范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她说,漂洋过海来中国留学,最初的想法是能帮叔叔打理在义乌的生意。
随着自身阅历、学识的不断提高,和丹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发现有很多事情远比生意重要。为了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她不厌其烦地背诵汉语教科书上的课文,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不管是买菜、挤公交车还是逛街,她会尽可能地找机会跟身边路过的陌生人聊天。
和丹喜欢看中国电视剧,喜欢学中文歌曲,还积极参加全中文的辩论赛、演讲赛、主持人大赛,先后获得浙江省朗诵比赛第一名、CCTV“汉语桥”大赛银奖等荣誉。“我已经通过了汉语水平6级考试。”采访中,她说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还会纠正记者“带有地方口音”的发音。
今年9月,和丹参加了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主题宣讲竞赛,以“中非梦、我的梦”为题,深情地讲述自己多年努力学习中华文化、中国发展经验的经历,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中非人民相互之间更加了解、友爱,携手共创美好明天的愿望。“这是我的梦想。”她认真地说,“中国正以他的开放和包容,让我的梦想成真,更让我体会到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情怀和格局。”
扎根中国12年,和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通”。这些年,她也感受到了中非民间交往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记得刚来的时候打出租车,司机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来自索马里,他就问索马里在南美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和丹说,“因为接触多了,他们对我们国家有所了解,也知道我们不喜欢和陌生人拼车。这就是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非洲人也越来越了解中国。“很多刚来义乌的非洲人不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这么拼,白天在市场,晚上在店面,周末也不休息。”和丹一开始也无法理解,但是后来他们渐渐认识到,中国之所以有了今天的发展,就是因为这里的人民有一股勤奋拼搏的精神。“现在,我也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越来越像中国人了。”
“如果,你问我想成为中国人吗?我会说,我就是中国人。”在纪录片《我从非洲来》中,在义乌做了16年外贸生意的马里籍主人公希拉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还是整个片子的结束语。和丹认为,希拉已经完全适应并融入了周围的生活环境,只有真正地享受在中国打拼创业过程,才会对周遭的一切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
在中国学习、生活多年,和丹现已是中非交流的民间使者。“来中国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当大学老师,更没想到有一天能用汉语给学生上专业课。”眼下,和丹的“梦想”越来越清晰——当一名好教师,架起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中国的“非洲通”和非洲的“中国通”,引领更多的人读懂中国,读懂非洲,读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