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富,先修路”,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领悟到的一个深刻道理,它揭示了道路建设在发展经济中的重要性。随着义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七五”时期义乌的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987年,全市49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镇镇通公路。到199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车里程达到362.5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32.88公里,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8公里,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车辆运行能力小,县乡公路中水泥或沥青路面只有10公里,仅占4%。“晴天灰蒙蒙,雨天洞连洞”,便是当时义乌公路状况的形象描述。滞后的道路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义乌日益活跃的城乡经济。改善落后交通,提高公路效益,成了交通部门最为迫切的任务。
但公路建设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按6米宽路面计算,每一公里水泥路造价需36万元,沥青路需20万元,而当时义乌财政,每年下拨交通建设经费仅30万元,加上手拖养路费等其它收入,总计也不过百余万元。
困难就是如此严峻地摆在交通部门面前。如果按常规办事,靠国家财政拨款,改善义乌交通状况则始终是一句空话,交通局的领导走的则是另一条路子。他们认为,要加快交通发展,首先就要更新观念,彻底打破那种“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等、靠、要旧思想观念,树立起“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新观念,同时积极依靠人民办交通,调动全社会力量来办,于是,打破常规,大胆改革。
一是加强与乡镇的联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公路建设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青苗赔偿等政策处理大部分或者全部由乡镇负责解决,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资金也由乡镇负担一部分。
二是对建设项目的安排采用“三个优先”的方法,择优立项:一是经济发展快的优先;二是征地、拆迁、青苗赔偿等有关经济政策包干处理好的优先;三是“民工建勤”动员工作做得好的优先。“三优先”调动和促进了乡镇筑路的积极性。
三是努力争取市政府出台各项筹资和倾斜政策。从1991年至1996年,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筹集公路改造资金的通告》,为交通建设大开绿订,使公路建设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四是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五是努力做好手拖养路费的征收工作,增加交通建设资金来源。
六是敢于负责,从1991年到1996年,交通部门向银行贷款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累计达到5600万元,共支付利息2110万元。
随着全市内部公路网络日渐清晰,外部公路网相对于义乌迅速发展经济形势却呈现出滞后状态。干线公路等级低。通而不畅的矛盾日益突出。义乌要实现“大市场、大交通、大流通、大发展”的目标。首先就要提高干线公路等级,实行高起点的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方能从根本上改变交通紧张状况。正当交通局的领导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的时候,为加快全省公路建设,调动地方积极性,省政府出台了公路建设“四自”项目。通过努力,义乌至金华公路拓宽改造于1993年12月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第三批“四自”工程建设项目。
义金公路“四自”工程全长21.33公里,路基宽18米,路面宽15米,为平原微丘二级加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共需建设资金8500万元。它是我市交通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高的建设项目。工程于1994年7月份动工,由于资金的严重缺乏,一度工程陷入困境。交通部门也因贷款过多负担沉重,而财政拨款、市交通建设基金和系统内部集资都极为有限,从而使1995年底之前完成该工程的目标变得相当严峻。
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义金公路“四自”工程的困境引起了义乌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为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魏超然市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研究。经与市体改委积极商讨,决定改革公路建设投资体制,由以往的交通建设资金全部或部分依靠政府投入,转变为由企业集资,并在较短时间内组建了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不仅为义金公路“四自”工程的如期完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为交通建设改革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促进我市交通行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义金公路“四自”工程和杭金线义乌段新线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义乌道路交通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是公路建设由小规模,低等级向大规模、高等级发展的一个转折,是公路建设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转折。通过这两条道路建设,改变了过去单纯把公路事业看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传统观念,走出了一条按照市场经济轨道,投入产出,自我积累,滚动发展,不断壮大的新路子。它不仅深化了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把公路建设推向市场,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新体制,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公路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尤其是工程招标管理制度,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促进工程进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1996年底,稠佛公路破土动工。稠佛公路长10.9公里,宽24米,水泥路面,总投资6500万元。1997年,投资1000万元的义佛公路江湾段开始建设,蒋义线改造将列入计划,义大线改造项目在积极争取,各县乡公路建设更是在义乌的大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从1991年至1996年,共投入道路交通建设资金3.2亿元,到1996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52.7公里,其中水泥路130.5公里,沥青路129.3公里。二级公路达到47.5公里,有效地改变了义乌道路交通状况,大大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为义乌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更让人欣喜的是,经过这些年的改革与探索,义乌的公路建设逐步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由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不仅增强了公路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且为“九五”公路事业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路运输全面繁荣
市场的繁荣,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繁荣,市场是义乌经济发展之源,而交通则是义乌市场发展之脉。这些年来,义乌交通部门按照市场取向原则,积极发展道路交通运输,改善运输环境,调整运输结构,强化运输行业管理,规范运输经营行为,使公路运输事业得以迅猛发展。到1996年底,全市拥有客货营运车辆4981辆,客运线路297条,货运线路123条;年客运量达到4248.8万人次,132296万人公里,货运量达到950万吨,59166万吨公里。
(一)货运市场
1992年,经整顿后的联托运市场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由于各联托运经营点仍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存在着货主托运不方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观点,交通局领导班子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提出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联托运市场,将各托运点纳入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全力支持,同意联托运市场分南北两个市场建设。
1992市,占地35亩的北方联托运市场正式动工,并于当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市场由6幢大楼围合而成,建筑面积共23000平方米,停车场地10000平方米。市场内集中义乌往北方向的54家托运点。北方联托运市场是一个集货物托运、停车、配载、仓储、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货运交易市场,它的建成运作产生了极为明显的效应:一是将分散经营的托运点纳入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促使经营者平等竞争;二是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货源和运力自由进入,推动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三是进入市场的货物和车辆经过配载服务公司的合理配载,提高了社会化组织程度和运输效率;四是市场以其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和大吞吐、远辐射的运输功能有力推动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五是联托运市场的繁荣又带动了客运、汽车修理、汽车配件、搬运装卸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交通过输业的全面繁荣。
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为托运行业装上了翅膀,从1993年至1995年,联托运线路分别发展到102条、112条、123条,年利税总额达到4058万元、4627万元、5363万元,成为市财政的一大产业支柱,而小商品市场的交易额也连年翻番,到1995年达到152亿元。在发展运输市场的同时,交通部门又逐步完善货物运输各个环节的配套服务和管理。例如,根据义乌各大市场的布局,为方便货主,提高短驳运输效益,积极引导发展货运小公交,以替代三轮车,双轮车等落后的交通运输工具,从1993年到1996年,货运小公交发展到850辆,成为义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车辆。1995年,规模更大,设计更合理的南方联托运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南方市场占地75亩,建筑面积26000余平方米,停车场地21000平方米,总投资5500万元,它纳入义乌往南方向的60多家托运点,它的启用,进一步完善了义乌货运市场。
(二)客运市场
义乌作为全国最大集贸市场的所在地,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决定了公路客运事业的迅猛发展,到1996年底,全市公路客运营运车辆发展到1723辆,客运线路297条,客运量达4248.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32296万人公里,分别比1990年增长836.4%、123.4%、296.0%、246.7%。不仅初步满足了义乌城市客运的需要,而且有力促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连接省内外大中城市的桥梁――中长途客运班车。由于铁路客运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东西南北中各方来客的需要。因此,中长途公路客运便成了服务客商,连接各大中城市的重要桥梁。
1990年,义乌的中长途客运班线只有53条,日发班车193.4班。1996年底,全市共有中长途客运线路226条,日发班车979.5班;外地进入义乌的客运线路205条,每天进入义乌的班次有655.5班。
客运中心于1991年底开始动工,1993年底完成一期工程,1994年春运开始投入使用。客运中心位于新火车站广场北侧,占地30亩,建筑面积8880平方米,停车场地10000余平方米。大楼设计新颖,候车室宽敞明亮,可容纳1000多名乘客,服务设施完善,并设有15个检票通道,实行电脑售票与管理。客运中心建成后,将全市跨省班车全部搬入客运中心,现有客运线路75条,日发班车60余班。
客运中心是我市第一座具有现代化管理设施和良好乘车条件的公用型汽车站,同时,也是交通部门对客运行业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新起点。客运中心实行“站、队”分离的管理体制,即营运单位与管理单位分离,车站向社会开放,全民,集体,个体车辆全部进入车站,实行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售票,统一结算,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六统一”管理方式,为各车辆单位和经营者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客运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使义乌的客运市场从无形转向有形,并对彻底改变客运站场的混乱局面,逐步建立起开放的、有序的、规范的客运新秩序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建设客运中心的基础上,交通部门又于1995年11月份建成南方客运站。南方客运站位于南方联托运市场内,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停车场一次性可容纳65辆大客、14辆中巴,双层候车大厅有10个检票口,并配备了电脑等装置。1996年6月份,又建立了宾王客运站,对各客运站场布局进行调整,使之更趋合理。
它们的建成使用,实现了义乌城区客运站场从无序有序、条件简陋到设施齐全的根本转变。
企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七五”期末,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仅有6家,职工总人数518人,固定资产192.6万元,年营收523.35万元,创税利104万元。“八五”期间,在交通事业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交通自身实力得到大大增强,交通队伍不断扩大,到“八五”期末交通系统企事业单位共有13家,职工总人数1732人,固定资产达1.16亿元,年营收1.75亿元,创产值7136万元,创税利616.16万元。
集团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团结、实干、奉献、创业”的企业精神,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体现规模效应,以“积极开拓货运、目标联运、发展客运、开发商贸、多元市场、多样经营、多方拓展、内统外联、综合发展”的工作思路运作发展,并通过改革用工、人、事、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下属各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2年的努力,恒风集团公司成为金华乃至省内颇具实力的交通运输企业之一。
刊于:1998年10月28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