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纪,富裕起来的人们把什么东西作为自己的重要需求?义乌人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营造学习氛围,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重要需求。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在义乌城乡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来到各个学校或培训点,学习法律、管理、电脑、英语知识和务工基本技能。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已经成为义乌人的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18万人参加各种业余培训。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的发天翻地覆。总结经验,市委认为,义乌过去的发展,靠的是艰苦奋斗、闯荡市场的义乌人;义乌今后的发展,更要靠高素质的义乌人。只有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为此,义乌市委在去年的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十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教育,营造学习氛围,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该市出台了引进国内外优秀高级人才、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全面轮训市场经营户和为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决定在5年内投入5000多万元,对全市经商者、企业管理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全面进行免费培训,受训人数将达6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3万人次。
义乌市结合实际,大力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在学习方式、内容和活动载体等方面力求符合义乌特色和时代特点――
利用社会现有教育资源组织各种免费职业培训,鼓励市民学习。城区和集镇的30多所中小学校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为各种市民培训班所利用。投资1亿多元建起了教育科技网,实现教育系统资源和市民的共享共同。许多社区和企业还根据群众的学习要求,相继开办了市民学校、职工学校。
在学习内容上,先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对市民加以引导,不断培养市民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达到逐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今年2月,市教委、工商局和商城集团举办经商人员培训班,内容有商务英语、外贸知识等,1200个名额却有7000人报名,第三期扩大至2000个名额,仍不能满足需求。该市还先后举办了多期企管人员培训班,1200多人受到教育。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重进行基本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的教育,深受进城打工农民的欢迎,市教委已经先后为5000多名农民经过培训,进入企业务工,大大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全市31.6万农村劳动力,已经有22万农民经过基本的学习和培训,转移到二、三产业工作。
目前,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正如火如荼。学习和培训的对象从开始的商城经商者、进城农民,向街道的市民延伸和拓展,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则进一步加大了再学习、再培训的力度,全市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已成为许多普通义乌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教委专门抽调100多名教师,巡回于各乡镇、企业兼职讲课,对农民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烹饪、服装裁剪、企业管理、文秘等7个行业1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免费培训,并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纳入培训范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已经有1600人参加各级党校学习,全市有5300人参加各类学校的自学考试。市里规定,机关45周岁以下的男性和42周岁以下的女性,必须在2005年前完成大专学历教育,并将此列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各机关、街道、企业、小区、楼组都因地制宜,找准各自的基点,不断拓展和更新学习内容,涌现了一批学习型机关、企业、街道、小区和家庭。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厉志海在接受采访时说,义乌人只有跻身于终身学习的行列,努力掌握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义乌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是对“勤耕好学、刚正勇为”传统义乌精神的发扬光大,目的是要让学习之风渗透到每个企业、单位、小区和家庭,不断提高义乌人的整体素质,保持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发良好态势,努力实现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的目标。
记者:俞文明 洪加祥 张建成
刊于2001年9月9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