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2年>城市发展篇 正文

【今日东方】义乌探秘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者语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区域之间的资源、文化背景、人口素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发展经济不可能“一刀切”或一种模式。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遵循,只有靠我们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各地干部群众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为了及时的总结和交流经验,我们从本期开始,辟出《区域经济》专栏,重点报道经济发展迅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创新模式的新鲜经验,供市县领导和企业家们互相交流和借鉴。

  本期刊出的《义乌探秘》是这个栏目的开篇,义乌以小商品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走向富裕、走向世界的出路,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0年前的义乌是浙江中部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穷县,如今却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被誉为“华夏第一市”,2000年成交额达19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19亿元。预计今年全市国内总产值将突破130亿元,全年财政总量将突破12亿元,实现3年翻一番。职工年人均收入过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全国和许多国家的商人常年云集义乌,商品远销120多个国家,每天的客流量达16万多人。

  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并无优越条件的小城迅速发达?为了探索发展的奥秘,我们刚下火车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义乌小商品交易城。这里万商云集,人声鼎沸,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流、物流、资金流正向这个县级市汇集,使人感到改革的洪流就在身边涌动,好像整个城市都要沸腾。我们由此想到,市场经济一旦进入良性状态,它将超出我们的想象。

  求真务实执政为民

  义乌在历史上是个人多地少的单一粮食为主的农业高产贫困县。农民为了寻找出路,提高粮食产量,他们有用鸡毛肥田的习惯;当地又盛产红糖,因而农民利用春节杀鸡过年之机,肩挑糖担,手摇“拨浪鼓”,敲糖换鸡毛。随着时光的流逝,聪明的义乌人除糖以外,再加上一些农村妇女需要的针线等小商品,既满足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需要,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为了维持生计,据说义乌人的这种营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南方有民谣:“苦,苦不过大年初一,披风戴雪走千家的敲糖帮;烂。烂不过夜宿猪棚讨饭的叫花子。”正是这种原始交换的生存方式,养成了他们的经商传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无论你怎么“割资本主义尾巴”或有关部门的“批、打、管、刹”,就像野火催春,总是断不了根。

  1982年7月调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如何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大计。这位农民出身的书记说:“过去我在别的县也干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的事,结果事与愿违,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力发展,百姓怨声载道。我到义乌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没有道理。就‘鸡毛换糖’来说,人家过大年欢天喜地,义乌货郎在冰天雪地里走南闯北,没日没夜地翻山越岭,回来后把上等的鸡毛售给国家,支援出口,差的用来做肥料,把鸡内金卖给医药公司做药材,自己赚回一点小利,既利国利民,怎么可以当‘资本主义尾巴’割呢?我们不但要提倡,还要鼓励。”他颇动感情地说:“人穷到了头就自然要想办法活命啊!”他要求县委常委做出决定,把小商品市场合法化,由“地下”转到“地上”,以此搞活经济。

  谢高华的意见引起了常委们的争论,有的同意,有的反对,会议从上半夜到下半夜,谢书记静静的听大家争论,自己不停的抽烟,直到天快亮了,常委们一个个筋疲力尽,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大家才说:“书记你说了算了吧!我们同意你的意见。”于是,义乌出现了第一号《通告》,义乌小商品市场开禁,允许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多渠道竞争、允许长途贩运,从此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

  在当时还没有明确发展市场经济的具体规定出台的情况下,县委实事求是,敢于从义乌的实际出发,开发小商品市场敢为人先的举动,这是需要勇气和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

  一号《通告》后,县里收到的告状信就有两麻袋。尤其是城内国营商店的人,甚至上门堵住县委大门,要求谢高华撤回一号《通告》。可谢高华笑着对大家说:“前几天,我批文件的铅笔用完了,便上街到你们那儿买。当时我见一位营业员正在埋头看小说,问她有没有铅笔卖,她头也不抬说没有。我低头往玻璃柜里一看,里面明明放着很多我想要的那种笔,就说,同志,这不是有笔吗?这位营业员很不耐烦地站起身,拿出一支笔往柜台上一扔,也不说价,只管低头看她的小说……你们承不承认有这样的事?这样的经营态度和服务水平,如果不改变,堂堂国有企业、集体单位被小商小贩冲垮,是活该!”

  以谢高华为代表的县委执政为民、敢于坚持真理。他们排除阻力,顺应民心,果断地站出来砸碎了义乌农民手脚上的枷锁,并把经商当做彻底改变义乌贫困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大担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思路”。如果当年安徽凤阳的农民敢在土地承包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而开创了农村改革的先河,那么,义乌人则是开创了中国搞市场经济的典范。义乌县以后的各届领导,从“兴商建县”到“兴商建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培育市场,走具有义乌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市场,建立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市场既能搞活地区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能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增强综合实力;既能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发展,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政府的支持使义乌人的经商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从最初水泥板搭的简易马路市场到围地建造的棚架式市场到现在的现代化商场先后经过了五次更新。每一次都是在要求经商的农民超过原有市场的情况下,“逼”着政府给他们搬迁到新的市场,而且是市场的规划图纸刚刚出台,要求摊位的人数就超过了规划数。政府拿不出资金,群众的集资、投标款却早已在动工前全部到位,反映了义乌市场发展过程中先有“市”,后有“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从1982年9月在全国率先开放城乡市场以来,经过精心的培育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一个以小商品为龙头、农贸城、物资市场、室内用品市场、文化市场等10多个专业市场和30多条专业街为依托,运输、产权、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为支撑,国外、市外市场相呼应的市场体系,成为全国小商品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出口基地和展示中心,外地驻义乌的外贸机构140多个,义乌正向现代化的商贸名城迈进。

  以商转工、工贸联动

  1991年,义乌在全国7万多个集贸市场中名列第一为起点,一直保持全国批发市场成交额之首。义乌提出了“以商转工,工贸联动”决策,鼓励商户们把商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把义乌的流通优势扩大为产业优势。因为义乌人心里明白,没有工业支撑的商业是不稳固的商业。他们既要做小商品流转集散中心,又要做小商品的生产制造中心。这样,小商品批发市场就有稳定的货源保证,保持低廉的价格优势,并为义乌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辟新的致富门路,拓展经济发展的空间,不断挖掘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们围绕“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原则,义乌出现了一大批投资上千万元,上亿元引进世界先进设备的龙头企业,无论是产品的档次还是产销量,都是全国同行业的前列,逐步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培育了服装、针织、饰品、彩印、拉链等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如大陈镇日产衬衫50万件,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称为“中国衬衫之乡”,能达利衬衫已成为知名品牌;浪莎、梦娜、芬莉袜业有限公司列入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行业,其中仅浪莎一家就拥有200多个品种,年产2亿多双袜子,50%远销国外,成为中国现代袜业的“航空母舰”。拉链产销量占全国的1/4,玩具产品风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伟哥伞厂日产万把雨伞,宇航制笔厂日产10万支笔……

  义乌工业的特点是适应市场的能力很强,几乎所有的厂长都是从经商起家的,他们又经商,又办厂,有很强的销售能力,对市场信息把握及时准确,并能根据市场行情迅速调整自己的生产,把产与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义乌工业能超常发挥的奥秘所在。

  当然,义乌的企业家们也清楚,他们的工业是小作坊式的家庭手工业起家的,基础差,底子薄,所以他们舍得花大价钱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仅1994年至1998年间的投资改造项目就达600多个,总投资50多亿元,1999年的技改投资就达9.75亿元。他们除了提高企业的高科技含量外,还对员工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目前,义乌正在建设一个开发区和五个工业园区,在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内,现已建成3.5平方公里,企业投资50多亿元,2000年已实现工业产值40多亿元。他们正按“高技术、高起点、高速度”原则全力推进。

  以商强农、对接市场

  在义乌的历史上,农业一直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曾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期,成为金华地区粮食亩产超纲要的第一县。随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是否还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农村还留得住人吗?这是全国许多地方都面临着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6年义乌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以商强农”的决策,这是义乌“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在工农两大产业上的具体体现。

  “以商强农”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把发展商业积累的资金扶持农业,既解决农业的发展资金;二是用市场的观念去经营农业,即解决农业的经营观念。这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创高产、多打粮,而是向着现代化目标发展的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效益化和市场化的农业。

  由于商业、工业的发展,市里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自然就多了。义乌的建设资金,历来是政府投入一块,老百姓投入一块,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无论是工业、市政建设和农业都是如此。如位于市郊北部的一片1.26万亩的荒山丘陵地区,市城决定作为农业开发区以后,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制定了鼓励参与农业开发的优惠政策,二是每年投入几百万元搞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此举一出台,一批企业家主动拿出多年积累起来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目前引进的19家开发大户,投入资金1.7亿元,每户面积都在百亩以上,最多的一家有800多亩,引进各类名特优新品种30多个。如东太养殖公司形成了年产甲鱼100万只,河豚20万尾的生产能力;澳华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400多只鸵鸟;福田农庄、百姓农庄、农艺山庄等则以种植业,旅游娱乐项目为主。现在开发区内种植、畜牧、水产、水利、道路等各项工程都已初具规模,显示了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改变了昔日荒山的面貌。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一切都以市场要求为导向,以求得单位土地面积上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这是义乌人灵活的经营意识和强烈的市场观念在农业上的充分体现。就农业结构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商观念的变化,他们改变了80年代仅限于粮食、果木和蔬菜的单一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安排不同特色的种养结构,全市基本形成了东豆西薯郊菜,南北山庄竹笋茶、丘陵平原粮糖果、规模养殖禽畜鱼的结构布局。现在鸡鸭饲养大户1000多户,饲养量达130万只,规模养猪占全市生独饲养量的55%,百头以上的猪场有120多家,千头以上的猪场20多家,万头以上的3家。特种养殖基地20多家,其中甲鱼年产量达到200万只。一村一个品种的专业村已有300多个,不仅显示出规模优势,而且形成了市场优势。如茶叶,名优品种占总产量的20%,但产值却占到茶叶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蔬菜引进了几十个新品种后,经济效益成倍提高。

  义乌人利用小商品所形成的客流、交通、运输等优势与农业对接,把农业引入市场化的轨道。1996年1月建成了义乌农贸城,包括粮、油、果品、蔬菜、水产等5大批发市场,本地农产品占30%,还有20多个省市优质农产品在这里进行交易,成为浙江最大、全国第七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业已较好地与其他产业联系起来,相互协调发展,进入市场内良性循环。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城市定位与政府定位,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但是,一旦城市长期发展的主体战略确定以后,政府的定位就应该与城市定位十分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出台措施和调整方案,营造一个法制化的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我们与市里的一些负责人在座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深有体会又很直白地说,政府的责任是不断创造市场发展的条件,以及作一些适当的引导;政府一不应该违背经济规律,二不应该侵犯人的权利。老百姓要经营什么,只要不违法,就不要管他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只有老百姓富了,政府的税收多了,就业机会多了,兴商建市才能实现。

  原市委书记厉志海说:“探索具有义乌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积极引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各项改革,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如土地出让、水权转让、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劳动关系和户籍制度的改革,营造了义乌与日俱进的精神,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活力和动力。在行政管理方面,我们把农村的行政区域小而散的局面,调整为现在五个街道办事处和八个镇。机关也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调整。如工业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变多头为一头,冲破生产力发展的阻力,保持经济发展的势头。”

  厉志海强调:“改革创新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大家建立了一种很强的改革创新意识。我们每年都要投资20至30亿元钱从哪里来?就是从改革中来,资金社会化,投资融资多元化,管理企业化,有力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全国的许多地方,政府缺乏建设资金投入,而民间的资金却又很充裕。这种情况义乌也不例外。为了拓宽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盘活政府资源,他们实行土地、水权、广告权、客货营运线路等政府资源有偿使用的办法,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城市建设。近年来,义乌城市建设投入资金都来自社会,仅土地出让一项就达50亿元。

  用改革的手段经营城市和推动城市建设的进程,必须使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义乌是我国最早实行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县市之一。10年来,义乌城市面积由3平方公里发展到32平方公里,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超100亿元,这些资金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市场化的渠道。他们运用多方筹集的资金建设了机场、道路、桥梁、绿地、污水处理等一大批基础设施。

  2001年2月,义乌出资2亿元向毗邻的东阳市买下了近5000万立方米水源的永久使用权。这是中国第一笔水权交易成功,开创了水利制度改革的先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但在计划经济时代,水资源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调配的,也就是说,水是不值钱的东西。因此,浪费和污染十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有关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多次提出水资源也是商品的看法,真正做到的,义乌是第一家。这是义乌人不高明吗?不,这正是义乌人高明之处。他们花2亿买下了5000万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权,将使义乌解决了城市生产生活用水的后顾之忧,创造的经济效益又何止2亿元;而且,全国实行水资源商品化后,义乌花这么多钱就买不到这么多水源了,由此也可看出义乌的超前意识。

  义乌在建设城市化的过程中,到处都能感到改革创新的精神。一天,我们在小商品交易城与一位工商局的负责人在闲谈时了解到许多新鲜事。他告诉我们,义乌商人为了迎接参加wto后的挑战,在紧张学习电脑和网络技术,在经营目前有形市场的同时,正准备开设无形的网络新市场,同时占领全国有形和无形的两大市场。目前,在各地经商的义乌人有15万多,市政府把他们看作义乌的宣传员、信息员、推销员。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对在外地经商的共产党员,为了让他们过上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发挥党员的作用,分别在人口较多的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等城市建立了党支部,由义乌和当地的党组织实行双重领导,带动义乌商人遵纪守法、文明经商。遇到了纠纷、矛盾有人帮助解决,同时,还把计划生育也纳入计划。

  采访回京路上,我们总在思索:为什么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和信息中心没有诞生在北京、上海、广泛或苏南一些轻工产品和人流集中地区?为什么改革开放中曾名声一时大震的河北的白沟、武汉的汉正街,没有成为“华夏第一市”,而偏偏产生在义乌?为什么义乌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形成一种模式或一种现象?其奥秘是:

  首先敢于坚持党制定的富民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把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当作硬道理。

  第二,能正确处理好商业、农业、工业与其它各业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全市发展的综合实力。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引导和服务,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不能强迫群众干什么或不干什么。

  第三,能保持市场价格和质量的竞争优势。价格是市场竞争取胜的有力手段,同一种类同一质量的商品,在义乌要便宜30%至50%。他们有很强品牌意识,并把赚钱的渠道放在批发上,即薄利多销,靠数量和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义乌人感到这里有商机、有钱赚,有良好的经营氛围。

  第四,联托运市场发育完备,四通八达。每天数万吨的货物从天上、地上、水中畅通无阻地运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

  第五,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不仅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还要同国际市场接轨,才能把一个地区的投入产出与区外的投入产出联为一体,弥补本地经济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因此,义乌市的一些负责人称自己的城市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义乌人不搞地方保护,不排外,对外地来这里经商的人一视同仁,令我们最感动的是在采访衬衫之乡的能达利衬衫厂时看到一副对联:“本地青年、外地青年,都是有为青年;第一故乡、第二故乡,同为创业故乡。”外地打工青年感到亲切,毫无离乡背井之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人才。

  第六,坚持以法治市。由一位副市长牵头,15个部门参加组成了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协调,有专门的质量监督仲裁等执法机构,同时还建立党、团、民兵组织,实行挂牌营业,把综合管理和自我监督结合起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凭手中的权利干预经营主体的合法自主经营权利,使市场做到放而有度,活而有序,管而有法。

  记者:李成野

  刊于:2002年第1期《今日东方》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