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要使农民富裕,就要减少农民。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义乌市80%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企业转移,成为“上班族”;郑州市庙李镇发挥靠近市区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使大批农民脱离了土地,都是可喜可贺的。各地都应该开动脑筋,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二。三产业。
在浙江省中部的义乌市,31.6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25万多转向二、三产业,80%的农民“洗脚上田”到工商企业当“上班族”。
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厉志海日前对记者介绍说,义乌经济发达,商贸繁荣,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去年成交额达210亿元,城市化率达50%。商贸业是龙头要做好,工业是支撑要做强,城市是载体要做大,农业是基础要做实。义乌市委、市政府为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企业转移。去年仅城区人口就新增4万人,其中本地转移1万人,外地集聚3万人。
为了尽快缩短从农民到“上班族”的距离,尽快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义乌市组织市教委、人事劳动局、工业发展局。科委等部门,由政府出资,开设了烹饪服装裁缝、电焊、微机应用、商贸英语等十几个专业,为农民免费进行短期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在中国小商品城,每天晚上,20多个教室挤满了人。仅去年,义乌市在这方面投人资金就达2000万元,全市有1.1万人次经过了专业培训。
义乌市还设立了企业创造就业岗位奖,大大激发了企业接纳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走人工商企业上班。
记者:袁亚平
刊于2002年1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