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8镇5街道,本地户籍人口67万,外来暂住人口52万。义乌建县于秦嬴政25年,距今已有2224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兴商建市”的战略,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很快,从原来的传统农业小县一跃成为经济强市。2000年,义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列全国县市第20位、浙江省第4位;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亿元;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39.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9.25亿元,同比增长27%;小商品出口交货值16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9亿美元。
义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商贸业持续繁荣,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市场是义乌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自1982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小商品市场以来,我市五易其址、八次扩建。目前,市场经营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商铺4万多个,从业人员8万多人,汇集了28个大类10万多种商品,年成交额连续11年位居国内同行业榜首。新建成的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宽带网和电话接入每个摊位,汽车可以直接开至二楼和三楼。与此同时,我市还创办了30多个国内分市场,在南非、乌克兰、澳洲等地开设了5个国外分市场,与400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总经销、总代理的合作关系,开通了至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的直达货运业务,形成了快速、便捷的现代物流网络。一年一度的“中国小商品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2002年,该博览会升格为“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并由外经贸部参与主办后,更是取得了成交额51亿元的好成绩。
园区开发势头强劲,工业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策略,依托市场发展小商品加工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万多家,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0亿元,并形成了十二大优势产业,其中,饰品占全国总产量的65%以上、袜业占35%以上、拉链占30%以上,“浪莎”品牌还获得了国内制袜行业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专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文化用品专业园区的建设已正式启动,不久还将启动制笔、拉链、毛纺、化妆品等专业园区的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小商品制造基地正在形成。
效益农业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几年努力,我市现已建成标准农田20万亩,形成了16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义乌农贸城的年成交额已达15亿元;义乌国际花市已发展成为区域花木交易中心;章舸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的曲红色素产品,可消化金华市生产的50%的早籼米;华统饲料公司具有每年加工30万头生猪的生产能力,年出口额可达2000万美元以上。此外,投资2.4亿元的义乌农业经济开发区占地8平方公里,已成为城区美丽的后花园。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我市近年小商品出口增长迅速,自营出口连续4年增长翻番,有4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小商品,有500多名义乌人走出国门到国外从事小商品经营,义乌已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引进外资也是形势喜人,2002年1-11月,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05.5%,外商投资园区首期开发的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一经推出,即被抢购一空。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我市修订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最近几年每年筹集近百亿元资金,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现已建成了宾王商贸中心、八都水库、绣湖广场、江滨绿廊、城市外环线、会展体育中心、新义乌中学、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我市与邻市东阳进行的水权交易,首开国内水资源有偿转让的先河。
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小五化”建设成效明显。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下,我市进行了以“卫生洁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成立专门机构,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及2000亩用地指标,鼓励发展小区型、山水型、生态型村庄,目前已有40个村实施了旧村改造,80个村的环境得到了整治,另对8个山区村的1200多名农民实行了异地安置。
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在短短几年里,我市已投资3亿元建设新义乌中学,投资4亿元新建了市中心医院,还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也已相继建成。我市创办的义乌工商学院,为国内县市办大学的首创。随着国际商贸往来的日益频繁,市民学习外语的热情也日渐高涨,我市教育部门因势利导,开设了外贸英语、电子商务等课程,免费进行培训,仅2002年就已培训了1.14万人。另外,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13万人次。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为了转变政府的工作作风,2002年,我市实施了市、镇两级机关的机构改革和审批制度的改革,建立了“集中办公、充分授权、上下联动、全程代理、无休息日”的“365”便民服务体系,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制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义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工作也还有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传统的商贸业正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工业也将经受产业结构调整的考验;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进一步增加收入的难度较大。
经济外向度偏低。一些干部存在着所谓“民营经济发达,内资已很充裕”的小富即安思想,对引进外资热情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招商引资工作与国内或省内先进县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平衡。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偏远乡村特别是山区发展较慢,城乡的差距逐步增大。此外,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日渐显现。
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我们对城市文化的开发、挖掘和利用还远远不够,与其它兄弟县市相比,我市还缺乏城市特色和个性。同时,一些干部和市民的思想观念与义乌目前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他们的个人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要求。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通过“学、抓、建”确立新目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我市在近期组织开展了以“学十六大精神,抓思想再解放,建国际性商贸城市”为主题的“学、抓、建”活动,在此期间,市委又及时传达了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的精神。通过这一活动,使全市上下开阔了思路,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大家认识到,国际化是义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是义乌的必然选择。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最近闭幕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翻三番,争十强,建设国际性小商品商贸城市”的奋斗目标,希望通过20年的努力,把义乌建设成商贸业的辐射力、影响力、控制力都具有国际性的城市。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到2005年,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200美元以上,为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奠定基础;第二步到2010年,社会经济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000美元以上,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力争进入全国县市前十五位,初步确立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的地位,初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雏形;第三步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以上,比2000年翻三番,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力争进入全国县市前十位,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商贸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市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一是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投资150亿—200亿元,把国际商贸城建成占地30平方公里以上、年出口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群,使义乌成为商品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服务最佳的国际小商品流通中心;二是整合现有的“一区十二园”,统一规划开发义东北和义西南各100平方公里的两大产业带,增强小商品制造业的规模和竞争能力;三是鼓励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精美产品;四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并举,以小商品出口为突破口,以引进外资为重点,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五是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旅游团体到义乌旅游购物,使义乌逐步成为“国际性购物天堂”。
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按照“一体两翼、金乌腾飞”的理念,高起点地修编城市规划,“一体”即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两翼”即义东北和义西南各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带。我市将在一至两年内,完成城市的框架建设,5年内基本完成老城区的改造,并开发建设40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同时,继续做好生态治理工作,营造“绿色义乌”的氛围,加快城郊沿山生态园、都市农庄、江滨绿化带等一大批绿化工程的建设。此外,还要加大城市亮化和城市雕塑的投入,不断提高城市的品位。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变社区、农业变企业、农民变市民”的转变工作。首先,要搞好农村的改造,加快“五化”建设的步伐,促进农村向社区转变;其次,要大力扶持义乌农贸城、义乌国际花市等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工商业经营者投资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业向企业转化;第三,要积极开展“市场带百村”活动,引导农民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并将此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切入点。同时,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二三产业转移。
大力推进社会文明化。我们要努力创建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素质;实行依法治市,加快“信用义乌”建设的步伐,改善城市的法制环境;认真挖掘、开发义乌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从中提炼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个性;站在塑造城市品牌的高度,来看待城市创建活动,要积极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早日跻身于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的行列。
大力推进领导科学化。我市将继续深化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建立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机制,完善“365”便民服务体系的功能;推行政务公开化,实行党委和政府决策的公示制、预告制、通报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干部的培养教育、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造就一支适应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要求的干部队伍。
今后几年,是我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打基础的时期,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为早日实现“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3年01月14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