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乌市的西边,有一块活力四溢的地方。如果你驱车前往,在宽阔的大道和一幢幢花园般的厂房间穿梭,所到之处,你看见的每一棵植物,你与之交谈的每一个人,都会令你感受到一种旺盛的生命力。很难想像,这就是面积仅38平方公里,人口却有4.2万,在200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8亿元,上缴税收1.9亿元的义乌稠江街道、义乌经济开发区。
1992年,义乌经济开发区经人民政府批准创建,如今已走过了7个年头。稠江街道不仅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区的建设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忘将其建成义乌乃至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的典范。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傅春明说:“在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民生活逐步富裕的情况下,稠江街道进一步提出了建一流经济开发区和义乌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促进开发区各方面的发展。街道从加强园区管理,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入手,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在加大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入区企业开工建设创造更多便利条件的同时,稠江街道依法加大了管理的力度。截至目前,已有64家企业进场施工,其中,有24家企业建成或部分建成并投产。
为保证农民利益,杜绝开发区建设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街道对开发区是否占用了农保区进行了自查,经查实,开发区没有占用农保区的现象。为了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稠江在去年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基础上,今年成立稠江街道农村财会代理中心。通过全面推行农村财会委托代理,现在纳入农村财会代理中心的资金13785.96万元,有效地保证了集体资金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失地农民的各种经济保障体系正逐步形成,较好地处理了开发区发展和维护失地农民经济利益的关系。其中被征地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工作,也在进行中,财政计划每人21200元,现在已有660名失地农民落实了养老保险工作。
2003年是义乌市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的第一年。一年来,稠江街道紧紧围绕《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结合稠江实际,大力进行城中村、园区村改造,努力推进农村向社区转变,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
为此,街道专门成立了稠江街道城乡一体化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稠江街道城乡一体化行动十年规划和2003年度工作计划。确定总体思路为“三个区、三步走,一十年,一体化”。力争通过5年时间基本完成主城区村庄改造建设任务,通过10年时间完成副城区村庄改造,最终实现“整合行政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社区”的目标。经努力,目前已有大水畈及贝村和凤关、松竹山等启动并顺利的完成了首批改造。
然而,一切按照城市来规划,所有软硬件条件按照城市的模子来设计,“农民”就变成“居民”了吗?基于这个认识,街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多策并举保平安。同时,加强对街道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环境卫生,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街道党委书记傅春明如是说。
义乌市由于流动人口多,社会治安成为该市的重点工作。稠江街道结合实际,吸取以往经验,建立“警企联防”机制。在这一制度下,稠江共有113家上规模企业成立护厂队和治保调解组织,并有专人负责,各企业在做好本厂安全防范的基础上,每周抽调1-7名护厂队员参加由派出所统一组织的开发区范围内的治安巡逻值勤。同时对“锦都豪苑”、“凤凰小区”等高档住宅区实行了电子监控和24小时保安值班的封闭式管理。在各项措施下,今年以来,共查处治安案件674起,抓获各类违法人员982人。
稠江街道创建工作以防止“非典”、迎接西博会和省爱卫会检查为着眼点,紧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要求,以治“三乱”,灭“四害”,强“三禁”为重点,集中时间,组织力量,突击整治,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环境整治力度,进行长效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街道还为活跃辖区文化氛围,增加了文、教、卫的经费投入。
如今,在稠江街道、经济开发区,不仅有了合理的规划,漂亮的楼房,居民的生活富裕了,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得到了提高。
记者:吴象水
刊于2004年8月1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