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4年>领导专访篇 正文

【金华日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胡锦涛同志去年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联系义乌工作实际,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问题,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处理城乡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一般规律,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化将加速发展;当城市化率达到50%时,城乡一体化趋势加快。当前,全国城市化水平为40%左右,但由于长期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明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使城乡分治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均衡推进、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我国占大多数人口的一个重要群体。由于农民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低,造成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1.7∶1,扩大到2002年的3.1∶1;农民就业门路不广,农村社会保障标准低,覆盖率不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保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立足城乡统筹,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宽裕的小康生活,才能真正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确保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城乡生产力发展新一轮跨越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产业的发展是关键和动力。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主要发展第一产业。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村工业布点分散、遍地开花,产业层次低,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城乡生产力布局不平衡,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导致农村现代化成为区域实现一体化的难点和关键。没有农村的现代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从偏重城市的非均衡发展,向城乡统筹的均衡发展转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生产力发展的新一轮跨越。

  ——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城乡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中的五个方面16项指标,除经济水平、物质生活外,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三个方面都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由于“重城轻农”思想,农村文化投入长期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农民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现代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等亟待提高。最近,中央决定今后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城乡先进文化,实现城乡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发展的实践表明,城乡二元结构已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义重大。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思路,跳出农业强农业、减少农民富农民、城乡一体抓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树立市域一体规划理念,把农村发展与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规划范畴,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各项规划,统筹建设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市域共享城市文明。

  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安排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产业重构和过度竞争,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逐步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一体化。

  必须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不断深化户籍、社保、就业等各项改革,打破体制壁垒,推动城乡资源合理流动;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分配格局,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城乡居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实施人的现代化工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广泛开展城乡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联系义乌实际,近年来许多村庄通过实施“小五化”(即路灯亮化、路面硬化、卫生洁化、环境优化、家庭美化)建设,环境大为改观,农民得到实惠,特别是实施旧村改造后的村,户户成为百万元户。农民群众对“小五化”建设交口称赞,称之为“民心工程”,认为这是继土地改革和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最好政策。但是,随着义乌城市快速扩张,园区开发全线推进,原来各村为战的“小五化”建设,已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今天的政绩,甚至可以成为明天的包袱。为此,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们设想着眼义乌整个市域,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

  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的大体思路是“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四个区”即把义乌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主城区为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副城区为主城区两翼各100平方公里的两大产业带,城郊区为介于副城区与远郊区之间的区域,远郊区为地处偏远的山区;“三步走”即到2005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城乡壁垒消除、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基本建成国际性商贸城市;“二十年”即通过近20年努力,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一体化”即推进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农业向企业转变,市域共享现代文明。对此,我们将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市域一体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规划是前提。按照“金乌腾飞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规划理念和“一体两翼、三个一百”的发展构想,投入2000万元资金,邀请美国、香港、深圳等地国际知名设计单位,修订市域一体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带规划及社区布局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主城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副城区为小商品先进制造业基地,城郊区为生态农业区,远郊区为自然保护区。

  二、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建设是基础。要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依托,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2004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75项,概算总投资230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拉开3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三、强化城乡产业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是核心。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性,是产业区域之间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差异的关键因素。按照分区功能定位要求,主城区要进一步加快国际商贸城建设,加快市场、物流、购物旅游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副城区要加快义西南、义东北两大产业带开发,加快饰品、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专业园区及标准厂房建设,继续扶强扶特,建立完善研发机构和科研体系,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城郊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远郊区重点发展生态林业。

  四、改善城乡群众居住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社区建设是载体。我们计划用15年时间,将主城区、副城区内500个村庄,整合建设成为城市社区;用20年时间,将城郊区内246个村庄,改造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用7年时间,通过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引导远郊区内54个村庄的1.5万山区农民,融入就近的农村新社区。

  五、高度重视农民就业和保障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就业和保障是保证。加强农民基本就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培训,深入开展“市场带百村”活动,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园区办厂、进企业务工,加快向二、三产业和都市农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机制,养老保障基金由市、镇两级财政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每人21200元,镇财政承担土地出让金收入的5%,个人一次性承担4000元。不断完善就业和社保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作者为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 

  刊于2004年2月9日《金华日报》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