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建委大厦八楼,816室门上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志联络处”。轻轻推开门,一条长桌上放着几盘鲜果,几位分别从农村、企业、学校赶来的普通百姓,正开怀议论着一大堆热气腾腾的话题:房产、土地、再就业、医保、学费……此刻,窗外大雪正纷扬在这座全国著名小商品城的上空。
初一,开了“联络处”先河
“好啊,瑞雪兆丰年。”一位值班工作人员兴奋地说。他告诉记者,周晓光是义乌市唯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为参加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今年1月,她通过浙江主流媒体向全省百姓征求议题。猴年新春初一,在义乌市人大鼎力支持下,成立了以她个人名义挂牌的联络点,24小时对外开放,欢迎大家都来议议“家事国事天下事”,而这样的“联络处”在全国尚属首家。
记者了解到,来这里为周晓光“打工”的全是义乌志愿者,他们当中有已退下的市老领导、离休干部,也有大学教授、律师等。还是那位坚决不肯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一脸兴奋地说,1月22日开始工作以来,我们特别忙,义乌、浙江各地乃至全国不少地方的群众或打来电话、或发来传真、或上网聊伊妹儿,有的甚至当面赶来和我们“零距离”对话。大家是那样热切地关心着祖国大事,盼的是“家和万事兴”啊!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我是四川乐山市的一位人大代表,”话筒里传来了对方浑厚的声音:“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能用如此创新方式,去广泛深入地倾听基层市民的呼声,我深表钦佩。”又一份电传从传真机上滑出:“我是杭州市的中学教师,义乌联络处的运作,生动地反映了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巨变。”
当年,她在豫园卖针线
周晓光——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的当家人。这位农家女儿出身的董事长,18岁起竟带着几包引针开始了闯荡商海的生涯。上世纪80年代初,她在上海豫园卖针线时,一位善良的阿婆曾在她耳边轻声地说:“闺女,贩卖会犯法的,你还是回家去吧。”但正是踏着改革开放之初的经商大潮,周晓光完成了她的原始积累,并用两千元资本办起了最初的饰品加工厂。1998年,她首次被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当她满面春风步入会场时,心头充满了荣誉感。但她很快察觉到,人大代表更应胸怀一种巨大的责任感。1999年,她再参加义乌人代会时,带来了首批议案。其中,有关改租金为建设专业市场基金的提案,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2003年,由周晓光提议的“义乌首饰饰品专业市场”建成开业。这一年,周晓光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义乌市15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当她带着60万义乌人民的重托,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时,她深感要以崇高的使命感来当好人大代表,积极做好参政议政工作。
3月,她将进京献言
在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忙得不亦乐乎的“周代表”。她刚签完发往欧洲一些国家的订单,接着,须阅读大堆百姓来电记录。她抬腕看表,说至少得看到晚上8点左右。
2003年,周晓光第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耳闻目睹了许多浙江代表为议案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省工会副主席章凤仙为了一份员工医保的议案,先后开了12次座谈会,这份议案被列入“浙江第一议案”。一位教师代表平时不断走访家长,积累了大量素材,最后归纳出有关教改的议案。周晓光陷入了思考:作为一个企业家,她必须对3000多名员工、上亿元销售产值负责;而身为人大代表,她更应深入倾听大众呼声,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辅政议案来。去年6月,周晓光诚意聘请了5位义乌资深人士,为她走街串巷地收集议案素材。有一件事深深打动了周晓光,这5位同志一致声明,不取任何形式的分文报酬。她也一咬牙宣布:尽管每天要为企业工作到深夜,但她必须抽出点滴时间,和他们一起深入基层,去恭敬聆听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些议案设想开始形成:土地征用、教育收费,东部企业西进的体制障碍、市场法律地位等。今年1月,她登报声明,希望能听到更多更好的“百家之声”。周晓光说,初一上午,在电视上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老乡的热炕上和大家一起包饺子,一股热流涌心头。中央领导以身作则,为民亲民。作为人大代表,理应做好份内工作。原定春节过后开张的“联络处”,在周晓光提议下,1月22日中午起,就开门工作。整个春节,她一直和她的志愿者们为迎接3月初的全国人代会工作着,7天时间仅接收的电话就有216个。
工作并快乐着。周晓光排满了自己的议事日程。她将先后参加义乌市、金华市人代会,还将召开6~7场座谈,整理上万文字记录,力争列出多条议案。3月上旬,她将和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反映和探讨国家大事,铮铮言语中,或许会包孕着一个老农的担忧、一个打工妹的建议、一个莘莘学子的请愿……
记者:郑正恕杨 健
刊于2004年2月9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