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4年>市场发展篇 正文

【经济日报】魅力市场活力义乌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既没有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也没有丰富的资源。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本地人口68万,而外来流动人员却超过百万。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47元。

  最新的权威统计显示,义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百强县市中位居第17位。

  魅力市场,活力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说,义乌的发展,靠的是市场。义乌因市场而繁荣,市场因义乌而兴旺。中国小商品城去年场内成交额达到229亿元,已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市场业态的质变

  说起市场之变,最直观的莫过于业态的巨变。

  义乌市场从马路市场、简易棚架市场到专业街、专业市场,再到如今的国际商贸城,堪称五易其址、十次扩建。中国小商品城总经理助理何培松概括为:三年一搬,十年一变。“这个变,就是业态之变。”何培松说,从1982年到1992年,义乌市场属于集贸型,之后的10年,基本上是批发市场,从2002年起,逐步转为会展型。

  11月上旬,记者到义乌采访时,正值国际商贸城二期竣工不久。步入120万平方米的市场,通道宽敞整洁,多功能厅、大型电子显示屏一应俱全,宽带网进入每一个商位,银行、饭店等网点现场服务,传统的市场门前车水马龙、杂乱喧闹的形象荡然无存。

  与记者一起逛市场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秀仙告诉记者,别看每个摊位表面看上去有点冷冷清清,但“背后的交易”实际上是展览展示与洽谈接单、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2万多经营户在网上展示的商品多达5万多种,70%的经营户做的是国际贸易。

  义乌市场用20年的时间,成功跨越了集贸、批发两种业态,已在全国领先一步进入了以会展为主的新阶段。伴随着市场业态的转变,传统的交易模式也在悄然变化。

  过去的市场,可以说是“三现市场”:现场交易、现钞结算、现货买卖。如今,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尽管依然还有,但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已不完全依赖于此,大量的“交易额”已经不发生在市场之内。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去年义乌市场场外的交易额高达2800亿元,竟是场内交易的10倍。

  据统计,我国目前各类商品市场有10多万个,承担着城乡商品供应60%以上的功能,但90%以上都还停留在从集贸市场向批发市场过渡的价段,义乌的市场已上升到全新的会展经济业态。

  走向国际的市场

  业态的超前变化,实际上使义乌市场变成了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而这几年市场的国际化走向,则意味着义乌不仅仅是浙江的,更是全国的、世界的。

  最近三四年,前来义乌采购的外商平均每天达到6000多名,其中至少有3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和义乌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今年达到206个,而据商务部的统计,和我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是220个。义乌市场汇聚了世界各地10多万家企业的商品,包括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60%以上的商品出口国外。

  义乌海关办事处的统计证实:从义乌出口的标准集装箱去年达到32万标箱,今年估计可以超过40万标箱,实际价值如果按每箱3-5万美元计算,至少可达160亿美元。

  来自民航部门的消息似乎更令人吃惊:国内航班外商率最高的竟是飞往义乌的航班,外商率至少达到40%。义乌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义乌市市长吴蔚荣告诉记者,今年1-9月,据当地金融部门统计,已有206个国家和地区汇款到义乌,境外企业在义乌开设的帐号7350个,设立办事处100个。与此同期,到义乌的客商、游客220多万,其中境外达到10万,绝大多数是采购商,欧美发达国家的比例直线上升,超过了20%。

  国际化的市场贸易带动了产业的国际化,推动了整个经济外向度的提高。一直被义乌视为经济“短腿”的外资引进今年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到外资从2001年的1000万美元,逐年增至2000多万美元、7000多万美元,今年前10个月,实到外资1亿美元,从2000年开始,自营出口几乎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发展,今年前10个月,自营出口7.1亿美元。

  诚信立市是生命

  义乌市场集聚了32万种,1500多个大类的商品,本地产品约占三分之一,大量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是否“货真价实”,成了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毕竟,市场对义乌而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是进一步发展的根基,甚至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这几年明显的变化,就是经营户的诚信立市意识今非昔比。”楼国华书记坦言,没有这一条,义乌市场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个程度。

  最近几年,为了建设这条生命线,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程度堪称前所未有。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带动等市场发展战略,开展名牌产品,外贸秩序等专项整治,从根本上保证了义乌市场持续繁荣的发展。

  义乌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如林说,现在的义乌市场基本上是“非品牌莫入”,市场内经营的省级著名商标就有4000多个。走进国际商贸城,大厅中央“重质量,守信用”的红底金色匾牌分外引人注目,陈如林告诉记者,这是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授予义乌全国惟一的市场荣誉称号。

  殊荣的背后,其实是义乌人的辛勤耕耘。据调查,为杜绝假冒伪劣,义乌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重点是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在具体操作中,采取的策略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今年1-8月,义乌已经调解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起,查处版权侵权案件9起,收缴盗版影像制品5万多盒(张),书刊4000册、计算机软件1125张,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56起。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市场商品档次,义乌市立足长远,大力发展自主产权。推动产品品牌化、品牌名牌化。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获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10万元。

  目前,义乌已拥有注册商标8700件,拥有的国际先进袜机、无缝内衣织机数量居全国第一,涌现出新光饰品、华鸿工艺品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浪莎”品牌还获得了国内制袜行业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用好“有形之手”

  搞市场,一般人往往会认为一切都应该“按市场规律”。而在义乌采访,记者却发现政府与市场的繁荣“形影不离”。

  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认为,政府的作用至少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总体规划、资源配置、政策扶持。据称,国际商贸城二期所有的摊位260万平方米,全部由政府投资控股,只租不卖,主要市场资源完全由政府一手控制。与此同时,政府有令在先,市场内的34个行业,与市场外的30多条专业街,必须划行归市,场街结合。

  事实证明,适当的政府干预,不仅起到了“货比百家”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商业欺诈,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反而能够提高竞争力。

  身兼国际商贸城总经理的何培松认为,市场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是政府发展市场的最大功能。该管则管,该放则放。同时,另一个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义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市场政策,常常令人“意想不到”。

  比如买摊位。经营户能否得到摊位,能得到几个摊位,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自己每个月正常的纳税额。这样,谁有资格进入市场,一目了然。政府同时还通过媒体公示,确保竞争公平。据了解,目前在义乌市场内,外地人拥有的摊位数已占到40%。

  还有一个事实恐怕令人难以相信,就是义乌市场摊位的“超低价格”。在宾馆式、星级化服务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城,一个标准展位5年的租赁权,只要5万元。“而在10年前的老市场,摊位价格更为便宜,一个摊位每月只要交纳80元摊位费,一年也只有960元。”

  何培松告诉记者,政府有意创造的这种低成本的竞争环境,事实上恰好是安商、亲商,放水养鱼的结果,培育了义乌市场快速跨越式发展。

  记者:黄平

  刊于2004年11月25日《经济日报》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