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人并不喜欢谈论诸如“模式”那样的字眼,他们宁愿告诉你:这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城市。
回眸义乌22年的发展历史,一个日子和一个名字不应该被遗忘。
1982年8月25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南方夏日。在这一天,浙江省义乌县稠城镇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第一号)》,宣布9月5日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同时提出“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市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的新政策。义乌市场由此催生。
谢高华,一个平常得让人难以展开联想的名字,却因为一次大胆的拍板决定,永远镌刻在了义乌超常发展的丰碑上。1984年,在全国“科技兴农”的大背景下,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大胆提出了“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果断决定投资57万元建设摊蓬式小商品市场。义乌之路从此绘就。
22年,义乌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兴商建市(县)”的战略目标却始终没有动摇。正是这份咬定不放的执着,夯实了义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脚步。22年,义乌的市场建了一代又一代,代与代之间体现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升华。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创新,谱写了义乌连创辉煌的豪华乐章。
(一)市场,是义乌获得新生的载体。
而在此之前,义乌长期以一个遥远的东南小城形象,落寞在中国主流经济的发展潮流之外。解放后,国家主导的工业化不曾刺破江南水乡的宁静,在缺乏矿藏的浙中大地,象征工业化的钢铁、煤炭、电力等大型国有企业均与义乌无缘。
义乌与贫穷形影相随。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历史发生转向!一批后来被称为“扁担商”的早期义乌商人,纷纷走出田埂,远赴温州、广州等地进货,再回到金华、
丽水等地的农村寻找销路。正是这批“传奇商人”中的一个“传奇故事”催生了义乌市场:
据说早在1982年春节前夕,义乌有一个到广东做生意的农民携带大量现钞乘火车从广东返回义乌,火车在途中逐个开箱检查旅客有没有携带鞭炮。检查中乘警发现了此情况,就通知沿途铁路公安部门帮助保护,同时也通知了当时的义乌
县公安局,并要求派专车去接站。当时的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在春节期间专程拜访了这位农民,这位农民在万分感动的情况下道出了自己经商致富的“诀窍”。
1982年9月,谢高华在做了四五个月的调查研究之后,在县委常委会上作出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据了解,当是只开放了从进城到火车站约一公里多的路段作为市场。也正是这一小段的开放,促成了义乌的另一次火山大爆发。
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兴商建县(市)”发展战略,从而使蕴藏在民众中的创造力得到空前释放。同年12月,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建成。
当时县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了“五项政策”,即对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农民政治上鼓励、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政策上优惠、法律上保护。在此之后的22年的时间里,义乌经历了五六位市委书记,但“兴商建市”的思路却一直保持了下来。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官。义乌人是如此形容官员对于市场发展坚定态度的。到1992年初,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已达10.2亿元,首次在全国十大市场中名列第一。
就在1992这一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义乌的商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建厂、卖货、数钱。这年底,义乌建成了第四代一期市场,摊位增长到17000个,成交额20.5亿元,义乌小商品市场被国家工商局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
(二)
“敢为人先”,是义乌人的性格。
有学者总结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一些引人注目的转变和创新:一是由综合性的市场向综合性市场与专业市场相互依托的方向转变;二是由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转变;三是由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向集中化的经营方式转变,
实现了由“草帽市场”、“马路市场”向“以场为市”的转变;四是政府管理方式由“放水养鱼,自由发展”到“引导经营,规范管理”的政变;五是经营商品由低档劣质产品向中低档优质产品的转变;六是由倒卖国家计划外商品、自产自销低档商品到经营全国中低档商品和初步形成产业支撑的转变。
正是这一系列的转变使义乌小商品市场获得了进一步的“升华”,为义乌小商品城在其他大型农村集贸市场不断衰败的同时走向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其规模,而依托这一市场展开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也越来越细密地发展开来。今天,义乌已拥有袜子、拉链、服装、饰品等八大核心产业,并形成产、供、销、运、外贸一条龙的成熟产业链。
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在义乌人的血液里奔流。率先搞活市场经济,率先开展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率先引进民间投资盘活政府无形资源,率先公开选举外商和外地打工人员参政议政,率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义乌以一个又一个全国率先,推动着城市进步的车轮。
迎难而上抢喝第一口水,是义乌人世代相传的精神内核。第一个拿到个体营业执照的冯爱倩、第一个上书中央建议发展市场经济的冯志来,第一个下情上达呼吁定位于小商口市场的徐志昌,第一个果断拍板决意“兴商建县”的谢国华从实践者、理论者到决策者,义乌人以创新的思路领风气之先,组成推动义乌及至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集团军。
8位外商旁听义乌人大会议,11位外来务工人员当选为镇或市人大代表,创新思想的火花闪烁在义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义乌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以制度创新经营城市,创新的思路支撑起义乌大手笔投入、大踏步前进的豪迈。
如果说义乌的核心竞争力,是面对现实的持续创新能力,那么在义乌的22年,也就是不断创新的22年。
作者:继军
刊于2004年17期人民日报主办的《信息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