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发布第37期。通过“义乌指数”9个月的编制与发布,原本长期掌握在国外采购商手里的价格话语权,正在逐渐回归到我国经营户手中。国外采购商想以不合理的低价位采购中国小商品,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去年10月,由商务部和义乌市政府共同打造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首次发布。随后,商务部在其门户网站的“商务天气预报”栏目中,正式对外发布“义乌指数”相关信息。
随着指数发布渠道的扩大,影响力的加深,义乌开始扮演全球小商品定价中心的全新角色。成都、济南、沈阳等地的国内几大批发市场把“义乌指数”当作“晴雨表”。北美、西欧、中东、东南亚等全球各地采购商也把“义乌指数”作为每周必读的内容。
“指数”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商户间同行竞相降价出口的情况,为义乌小商品企业和经销商撑了腰。“以前怕同行降价走货,价格就越来越低。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跟着指数走,利润自然也就有保证了。现在的价格,是我们的指数说了算。”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龚忠庆说,他一天之内就“拒绝”了3批报价偏离“指数”较大的国外采购商。
每周发布的“义乌指数”,也让更多的企业了解了宏观经济走势,能及时判断市场风云。五金经营户王民锋就跟着指数赚了一笔钱。有段时间,该指数分析说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引起成品价格变动,他就适当储备了部分原材料,同时向外商报价时也将价格走势考虑进去,最终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波动中赢得了商机。
作者:徐晓恩 徐贤飞
刊于2007年7月30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