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7年>综合篇 正文

从浙江义乌图书漂流看社会公德建设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商品市场必有商人,商人的精明、趋利,往往使人产生偏见,“惟利是图”便是常用的描述,甚至有“奸商”的称谓。而商人与图书漂流这类善举也不相干,还常常被归入“无德”之列。读了《中国青年报》“义乌人公德能否经受住书香考验”的报道,耳目为之一新,对商人、善举和公德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义乌是闻名全国的小商品批发集散地,其规模和影响“地球人都知道”。那里的市场化和商业发达程度,在全国也属前列;那里商贾云集,交易频繁,想来诸如尔虞我诈、以邻为壑、惟利是图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怎么会与最有文化味道的书香搭界,还要经受公德考验呢?原来,义乌的几个教师发起了“图书漂流”活动,把自己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托放到指定地点,无偿提供给陌生人阅读,阅后读者再用相同方式将书托放给下一位读者,如此“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体味阅读带来的快乐”。这项活动很快吸引了很多人响应和加入,近一年时间已经漂放图书1.4万多册,形成了30多个固定的漂流点,其中就包括有名的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使义乌这座充满商业气息的城市兴起一种新的文化时尚。

  图书漂流播撒书香,传播文化,而且让许多整日沉浸于商品交易、利润核算中的商人也从中受益,一方面陶冶了他们的情趣、修养,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传统的商人形象,表明新一代商人不同于旧商人的追求与品位。这种互动式的素质提升,令人感到欣喜。

  图书漂流不仅有书香,还有公德与信任。漂流的图书托放在指定地点,取读与归还并无手续,全凭自觉。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没有与人共享的意识,没有普遍认可的公德,漂流便会中断。在充满商业气息的义乌,图书漂流能够发展起来坚持下去,的确是一种考验。实践已经并正在证明,义乌人包括许多商人经受住了考验,令人感到鼓舞。

  图书漂流以随机方式在陌生人之间传阅,漂流中的图书成为一个媒介,使互不相识者建立起一种联系,一种信任,一种情谊,有助于消除现代社会生活中强调独立、张扬个性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培养人们的和谐、诚信和文明意识与举止,这在商业氛围中尤显可贵。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文化素质、文明举止、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都在其中。市场经济发达,商品交易兴旺,并不排斥精神文明建设,更不意味道德操守缺失,相反,二者应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义乌图书漂流的实践可以给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书香的培育不是一日之功,特别是在商潮涌动、物欲流行的条件下,尤其需要下更大的工夫,做更艰苦的努力。义乌图书漂流活动开了一个好头,祝愿它坚持下去,发扬光大,成为市场与文化共同繁荣的一道风景,更希望各地都呈现这样的景象。

  作者:张刃

  2007年4月10日《人民网》刊发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