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07年>综合篇 正文

伊拉克千商聚居义乌 当地政府修建清真寺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伊拉克人一直呈上升趋势。伊拉克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苏海兰·贾布里告诉《法制晚报》记者,目前,在中国的伊拉克人大约有两千到三千人,其中有600到1000人在浙江义乌。

  这些伊拉克人在义乌大多从事外贸批发,在这个开放的国家,没有人觉得他们是特殊的,尽管他们的祖国往往是带着硝烟和爆炸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他们也不愿意被看做是特殊的一群人,他们拒绝谈论政治,拒绝谈论派别,拒绝评价美国。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在镜头前刻意地摆放上伊拉克国旗,他们说自己更喜欢伊拉克,等待着和平到来的那刻,他们将踏上回家的路途。

  在义乌·清真寺

  千余伊拉克人在义乌找到家

  与其他城市有明显不同的是,义乌机场大厅上方的巨幅宣传标语除了中文、英文外,还多了阿拉伯文。机场大厅门口站了几个裹了头巾的妇女,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

  出租车司机说,周五的时候去江滨西路的清真寺看看吧,那里有很多从头到脚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的中东妇女。

  最近几年,来中国的伊拉克人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天上午,伊拉克驻华大使馆负责在华伊拉克人领事事务的二等秘书苏海兰·贾布里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中国的伊拉克人大约有两千到三千人,绝大多数人来中国做生意,他们大多集中在广州和浙江义乌。

  平日里这些人分散在义乌的大街小巷,每到周五,他们会相聚在位于江滨西路的清真寺做礼拜。

  每个周五中午12点半,55岁的伊拉克商人哈里德·热舍得洗完澡,穿戴整齐,和三个儿子,还有翻译一起,从家里出发到清真寺做礼拜。“每个周五都是如此,这已经是习惯了。”哈里德说。

  哈里德要在清真寺逗留到下午2点,听主题演讲,做礼拜。除了这些仪式,哈里德还要和来自伊拉克的朋友们见面聊天。

  穆斯林急剧增加义乌修建清真寺

  在最近几年内,义乌的穆斯林人数急剧增加,这个现象引起义乌市政府的关注,2004年修建了这座2层楼的清真寺。

  清真寺的教长马春贞告诉记者,2001年,义乌市政府特意到北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引进人才,并经过有关方面审批,在当地建了座临时性的清真寺。到2004年9月,在市政府的协助下,他们把一家倒闭的工厂改建成了现在的清真寺。

  “根据我们的估算,每周来做礼拜的中东人约有五六千人,加上那些没来参加的人,在义乌的中东人应该有1万多人,其中伊拉克人初步估计有上千人。”马春贞说。

  “这个清真寺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哈里德兴奋地说,“清真寺让我觉得义乌是我的城市。”

  在义乌·学校

  一周上5天课学校开设汉语

  与哈里德每周拜访一次清真寺不同,他的三个女儿每周有5天都在位于清真寺的学校度过。

  从清真寺后门上到二楼会看到穆斯林儿童乐园,大厅里摆放了一些儿童玩具。“清真寺的负责人说当地有很多中东公司的孩子需要上学,从2005年起我就开办了这个学校。”裹着黑色盖头的院长闫涵告诉记者。

  正值下午2点,哈里德13岁的女儿洒哈拉裹着藏蓝色头盖,穿着长袖的上衣和拖至脚面的黑色长裙。她的额头、嘴唇都挂着细小的汗珠。洒哈拉指着记者的半袖说,她是不能这样穿的。

  每天早上8点半,洒哈拉和2个妹妹坐校车到学校上课,下午4点半坐车回家。“汉语、数学、英语、阿拉伯语,还有音乐、舞蹈。”这些是洒哈拉在学校学习的科目。

  洒哈拉的学习并不认真,上课后她从教室里跑出来找记者聊天。“按照惯例,13岁的女孩子一般都订婚了,然后就是结婚。洒哈拉13岁了,老师对她也不会太严格。”闫涵说。

  在义乌·生意经

  拥有一批老主顾长期合作靠信任

  洒哈拉的家在义乌的桥东的别墅区内,独门独院,既是爸爸的办公室又是住宅。

  周末,哈里德正忙着和翻译在协调一批广州的生意,而儿子欧麦尔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沓人民币正准备给送货工人付费。

  “我们一般没什么星期天,只要有生意做,随时都在工作。”哈里德是个很和善的商人,他告诉记者,租住的别墅每年要付7.5万元,有10多个雇员,生意算起来并不小。“现在利润并不多,生活消费高,还要付雇员工资,算下来赚不到多少钱。”

  1991年,哈里德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伊拉克还是个平静的国家。“当时生意很多,我负责采购伊拉克商人想要的中国商品,然后发给他们。”哈里德做的买卖很杂,包括衣服、鞋、电器,凡是客户需要的他就能提供。

  凭借10多年的经验,他在伊拉克有一批关系稳定的老主顾,长久的合作信任是最重要的。“只要能稳定地按时地提供货物,他们没有必要换合作对象。”哈里德很自信。

  与中国方面的沟通,哈里德完全要靠公司的翻译。翻译王海波告诉记者:“老板很信任我们,按照表现和工作量的不同,会增加工资。”王海波说,半年的时间里工资已经增加了2次。

  在义乌·思乡

  球队夺得亚洲杯家人感觉很自豪

  今年年初,哈里德刚刚把家属带来,在义乌算是有个家了。家里的女眷有哈里德的夫人、三个女儿、一个儿媳和孙女。

  进入哈里德家的客厅,一眼看到的是放在桌子上的伊拉克国旗,电视里放映着的是阿拉伯电视节目。

  哈里德的办公桌上也放了伊拉克国旗,他坐在沙发上拍照片的时候,特意伸手去挪了下国旗。哈里德丝毫不避讳地希望这面旗帜出现在任何一张画面镜头内。

  哈里德却拒绝谈论政治,他面带笑容但语气冷淡,“我们只是商人,不谈政治,美国士兵不会做生意;如果有生意做,我们不管是不是美国人。我们也不管是不是什叶派或逊尼派。”

  哈里德和儿子们对亚洲杯伊拉克队取得冠军表现出百分之一百的自豪,“我喜欢踢足球,不过好久没踢了。”哈里德的大儿子艾罕默德说。

  等和平到来那刻一起重返伊拉克

  女眷居住在二楼,上二楼必须经过一道铁门,平日这道门是关着的,如果有客人上去需要征得同意,有外人在的时候她们一般不会下楼。

  看着围绕在身边的女儿,哈里德的夫人说在义乌的生活很好,但一提到那个留在伊拉克的大女儿,她的眼泪哗地一下倾泻而出:“我很担心她在伊拉克的生活。但我没有办法,她已经结婚了,不能跟着我们来中国。”

  孩子们紧张地看着母亲,刚刚还充满笑意的脸立刻暗淡下来。在一边的欧麦尔拍拍母亲的肩膀说:“我的姐姐马上就要到中国来了,我们很快就要见面了。”哈里德的夫人脸上也露出了笑意,擦着眼泪说:“对,我们马上就要见面了。”

  哈里德说:“我和我的家人都觉得在中国很幸福,我喜欢平安、和平、和谐。如果中国给我绿卡,我愿意留在中国,买一幢房屋,过着安静的生活。”

  尽管洒哈拉说喜欢中国男孩,但她和自己的妹妹们都摇头表示不会选择一个中国男孩做丈夫,等待着和平到来的那刻回伊拉克。哈里德的夫人说:“自己的兄弟姐妹都在伊拉克,我很想念他们。”

  文并摄/本报特派义乌记者郭媛丹

  学生流动很大两年走了近30人

  学校里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年纪跨度很大。“我们这里的孩子来自伊拉克、黎巴嫩、沙特阿拉伯等很多国家。年纪最小的1岁半,最大的17岁。”闫涵说,一般情况下,有三四十个孩子在学校,但他们父母工作变动大,孩子的流动性也比较大。两年来,从闫涵的眼前走过了300多个孩子,其中伊拉克学生有近30名。

  闫涵介绍,伊拉克的孩子比较散漫,与中国的独生子女相比,他们之间亲情很浓,比如,洒哈拉动手打了妹妹,妹妹会说没关系。

  对洒哈拉而言,学校更是和伙伴玩耍的地方。她有几个不错的伊拉克朋友,祖哈拉和祖哈拉的妹妹芭拉,还有阿里。14岁的祖哈拉的家在巴格达,她说家里有大大的房子、很漂亮的院落,“我的奶奶,4个叔叔,5个阿姨都住在一起,我很想念他们。巴格达好,义乌也好。”

  这些伊拉克孩子没到过义乌之外的城市,很少和中国人沟通。“中国人是小鼻子,小眼睛,短睫毛,个子不高。”这是祖哈拉对中国人的描述。

  孩子们对伊拉克正在发生的一切并没有过多的想法,只是说伊拉克的家常常没电,伊拉克的街道会突然有炸弹爆炸。几个女孩子说,未来自己愿意选择做医生,“美丽,可以帮助别人。”

  记者:郭嫒丹

  刊于2007年9月25日《中国新经济》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