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的发展靠市场,市场靠人气,人气靠和谐、靠平安。
没有到过义乌的人,恐怕很难想象:本地人口不过60多万,外来建设者却超过百万,而且还在以每年10万的速度递增;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客商常驻义乌;国外有650家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机场、车站日均旅客输送量近20万人次;世界各地在义乌开设的银行账户有8200多个,日均现金出库量至少15亿元,占到浙江全省现金流量的10%以上。
在创新中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人多事多,客观上造成义乌治安情况复杂。2005年,义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量达73.8万起,位居全省各市县之首。去年10月,义乌被公安部授权允许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这在全国的县级城市中没有先例。去年共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近5万人次,办证数量列杭州、宁波之后,居全省第三位。
7月5日,记者来到义乌市江东街道,这里城乡交汇,居住着3000多外商和14万外来建设者。在鸡鸣山社区警务室,一名外国客商刚办完租房登记,又有一名外省青年前来咨询如何开租房证明。值班民警笑容可掬,让人感到宾至如归。戴着红袖章的保加利亚小伙子阿玛尔告诉记者,他是社区的第一批巡逻队员,现在已经会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出那句巡逻队的口号: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
记者了解到,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管理,实行劳动、计生、公安、卫生四大体系社会化委托式管理模式,在义乌已经实行多年。最近又率先推出外来人口“远程申报”和暂住证3年有效免签证等措施,这种顺应时势的管理服务模式,使义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容纳外来人口。
让外地人和义乌人一起生活,让外地人参与社会治安管理,是义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尝试。
义乌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黄宝坤认为,面对迅猛发展的城市,对170万实有人口进行治安管理,光靠民警队伍远远不够。最根本的是要在服务市场发展的大局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摸索一条具有义乌特色、超前新颖的管理模式。
“平安建设绝不能拖”
各种各样的“动作”接连不断。比如在全市建起了108个治安岗亭,每个岗亭配备4名保安通宵执勤。又比如,民警和武警白天联勤巡逻,夜间则有1000多名民警和协警组成巡逻队,穿行在街头巷尾。去年3月,义乌市还组建了巡逻防控警察大队,共有民警94人、协警868人。一个县级市拥有这样的巡逻队伍,在浙江省内独一无二。
义乌市委、市政府认识到,经济发展越快,社会的和谐稳定越重要。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抓稳定就是抓发展。少一个工程过几年资金宽裕了可以再搞,而平安建设绝不能拖,花钱买平安值得。
为形成“党政牵头,公安为主,全民参与,齐抓共管”
的综治格局,义乌市决定整合人力资源和硬件设备,整合原先分散的力量。每月乡镇、街道、部门的工作例会上,维护平安稳定成了必谈的话题;每个季度五大班子领导都要全部参加治安大检查;人大、政协近年来的一号议案、提案,主题都是“平安”;市财政每年全额保证公安经费。
“24小时不眨眼”
义乌市推出了城市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的“建设规划”。根据这一规划,义乌从去年起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资1.39亿元建成数千个监控点,加上原有的道路监控、智能卡点等资源,使动态监控这个高科技的“编外警察”,基本覆盖义乌的整个社会面,做到“24小时不眨眼”、“24小时不断警”,形成“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室内有技防”的立体复合型防控体系。
2004年10月,该系统正式启动建设。北苑派出所作为试点,由街道出资350万元,在辖区48个主要道路出入口、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探头。据介绍,北苑监控中心共有32人,8个人一个班,四班三运转,共安装探头93个,平均每人分管12个。今年21岁的蒋裕斌是监控中心的协警值班长,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旋转和拉伸方向杆,眼睛盯着屏幕。
2006年3月14日晚上10点多,小蒋和往常一样,在监控中心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操纵着方向杆。突然,农贸市场附近出现一个人影。小蒋拉近镜头,发现此人径直朝一辆摩托车走去,不一会儿又走向市场附近停着的一辆本田车动手动脚,然后又回到摩托车旁。来回好几次,小蒋有了底:此人想盗车。果然,黑影很快又移向了本田车。不等“本田”启动,盗车人已被抓获。
黄宝坤局长告诉记者,每当夜幕降临,一个个监控探头下面成了车主们的“最佳车位”。整个义乌市,仅政府投资建设的监控探头就有2000多个,相当于2000多名全天候执勤的民警,牢牢盯着街面的情况,时刻守护着城市的平安。
2005年,义乌在全市人均GDP增长400美元、外来人口总数递增9.9%、机动车辆净增2万辆的情况下,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良好,刑事发案总量近3年首次实现回落,下降2.07%,城区发案下降15.6%,群众对义乌社会治安的满意率高达98.6%。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评价说,浙江的治安工作出现过全国闻名的老典型“枫桥经验”,面对现在复杂、开放的新形势,义乌能多年保持刑事发案稳中有降、无重特大安全事故、无恶性群体性事件,群众有安全感,群众满意度高,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枫桥经验”的创新与发展。
记者:黄平齐平张静
刊于2006年7月13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