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新光饰品公司漂亮如画的厂区里,我们见到了刚从美国回来的周晓光。她参加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全球CEO班学习,此行是到哈佛大学听管理课。周晓光脸上毫无倦意,“知识永远是最大的财富。”对知识的渴求源自早年的艰辛。1978年,17岁的周晓光就开始跟着妈妈卖绣花用的衬布、竹撑、绣花针等。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手里拿着一本地图册,沿着有公路、铁路的地方走,差不多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作为家里老大的她,要让有5个弟妹的全家能吃饱饭。
这样跑了7年,赚了2万元钱。结婚生子后,她和丈夫稳定下来,在义乌开了第一家饰品店,“当时开专业店的很少,连会装修店面的工人都很难找到。”他们一直没聘请外人,弟弟妹妹一起帮忙,自己做头花卖,居然渐渐做到了义乌这一行当里的“冠军”。
1995年的时候,周晓光的存折上有了几百万元,每年的收入也基本稳定在百万元左右。一家人彻底摆脱了为生存忧虑的状况。他们经历过短暂的犹豫后,决定不能就此小富即安,还要扩大事业的根基。在义乌当时“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良好氛围中,他们很快找到一个空置的旧厂房,开始了自己办实业的生涯。随着企业从原来只有100名员工,两年间就迅速发展到了500多名员工,管理跟不上了。正好赶上一次省里组织企业家到中央党校学习的机会,周晓光去了,“半个月的时间一点没白花,对企业管理突然明白了许多。”回到义乌后,周晓光马上请老师到义乌上课,组织公司员工参加学习,还邀请了周围几个企业的老总一起听课。“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现在,新光每年用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都在150万元以上。
像周晓光这样在短短几年里,从一个小商户迅速成长为大型企业主的,在义乌不乏其人。“大家原来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经济的发展又太快。所以只要有个机会学习,大家都争先恐后。义乌人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即使在沪浙一带也是出了名的。”2000年的时候,义乌有好几百名企业家都在上海学习,“大家每到周末就坐着火车去,周一一早再坐着火车回来。很累,但也很快乐,很充实。学到的知识都能在实践中派上用场,产生效益。”
开始的时候有个别员工对参加培训不太主动,周晓光动员他们,“学习可是自己的事。也许有一天你还会离开这个企业呢,知识、才能是你创业的本钱。”事态的发展印证了周晓光的说法:不知不觉间,10年当中,义乌的饰品行业已经发展到2000多家企业,15万从业人员,许多从新光出去的员工自己办起了公司。“我感到很自豪的是,仅从我们新光,就走出去了600多位创业者。”
视野宽了,就能走得更快。新光率先在行业内采用了电镀自动流水线生产,通过了ISO9001认证,率先创办了信息化管理网络;新光建立了研发中心,研发费用占到利润的15%,每天都要推出150个新品。企业管理也渐入佳境。1998年,周晓光在义乌的民营企业中第一个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自己则从日常的管理中脱身,更多地集中精力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行业的发展。
现在义乌市形成了以新光公司为代表的饰品产业基地,已经占据了全国七成以上的产值。产业的扩大对企业也起到了支撑作用。只有一个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地方,才对客户有吸引力。周晓光预感到,行业的洗牌即将到来,“我希望大家都加快提升、创新,把功夫下到研发上,一起来把这个蛋糕做大。”
记者:齐平
刊于2006年7月15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