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的一天,在杭州一家咨询调查机构工作的王锋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聊起了一件关于义乌的趣事。他的一位在调研咨询行业有7年工作经验的同事,在一次关于奢侈品消费的小型抽样调查中,被怀疑作弊。
在他们设计的问卷中,符合“曾消费单价1万元以上的手表”、“曾购买单价50万以上的汽车”和“曾购买150万以上的住房”三项之一的即为奢侈品主力消费者。但王锋的同事主持的金华板块调研中,17名义乌奢侈品主力消费者中,竟然有13人是农村户口或曾是农村户口,个别甚至至今仍未脱离农业。
这个调研数据被王锋的同事认为不符合经验事实。公司第二次派出调研组赶赴义乌重新调查,得到的数据和第一次调研结果基本一致。
对于熟悉义乌的人来说,王锋同事们的大惊小怪毫无必要,在他们看来,义乌农村的富裕,先富起来部分农民的惊人购买力,和义乌小商品市场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一样,是诸多奇迹中的一个,尽管“莫名其妙”,其实也是理所当然。
行动纲要令人瞩目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对于义乌许多干部群众来说,许多内容并不陌生。
原来,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正式提出之前的2003年,义乌就曾制订了《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这是中国较早关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义乌也因此成为中国较早为消除城乡差距制订时间表的城市。
为什么义乌要制订这样的纲要呢?文件的自我解读这样描述:“迅速推进的经济国际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城市聚集这前所未有的爆发力和扩张力。特别是随着中心城区的快速扩张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全线推进,一大批郊区农村转变为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城乡分割建设和差别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城乡联动和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该纲要中,还对义乌城乡一体化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将义乌1105平方公里市域进行整体性、一次性的规划,整合人口和产业布局,优化各种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为了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义乌制订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2005年,完成全市社区布局规划编制和村庄改造试点工作,启动主城区二分之一“城中村”改造和远郊区全部村庄异地奔小康工程,主城区城市框架和副城区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第二步到201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副城区三分之一村庄改造、城郊区四分之一村庄改造和远郊区异地奔小康工程,各分区内的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第三步到2020年,完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市域共享现代文明。
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首倡者,金华市委副书记、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永远走不快、走不稳的。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工作重心从偏重城市的非均衡发展向城乡并重的均衡发展转移,才能为城市的更大发展拓展空间,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增强动力。”
义乌财政大力支农
2005年8月底,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到义乌参加中国市长论坛。8月27日晚,郑新立和义乌市委副书记杨林章等人聊天,第二天,他又在义乌转了一圈。这位权威专家,对义乌的发展惊叹不已。在那次中国市长论坛上,郑新立认为义乌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很大。
在义乌城乡一体化纲要中,财政等城市资源反哺农村,就是一项重要内容。义乌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财政收入也相对宽裕。2004年该市的财政收入就达到30多亿,在每年的财政开支中,用于支农开支的比例越来越大。
义乌市财政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义乌市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等三农投入中,每年的投入都有增加,2002—2004年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分别为8.4亿元、8.9亿元、12.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分别为25.5%、26.1%、28.6%。到了2005年,预算安排16.8亿元,占2005年预算总支出的32.0%。
义乌后宅街道寺前村是义乌城区附近十分普通的农村,村里企业并不发达,征用土地也不多,但这个村的现代化程度让许多参观者惊讶,除了硬化公路、标准堤坝之外,这个村还建起了篮球场、健身设施等等,甚至连村庄的住宅外墙都有统一规划。
对于绝大多数农村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公共投入,仅依靠村级收入是不够的,缺口部分就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寺前村为例,最近三年来该村投资800多万元兴建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其中超过一半是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
对于农村的扶持,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投入规定。以道路和饮用水为例,义乌预计在2006年内能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达到通村公路等级率100%、硬面化率100%。这个工程中,乡镇和市级财政支持比例很大。2005年的财政投入是14460万元。
在农村饮用水工程中,义乌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上资金,按照市补60%、镇(街)配套30%的比例,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进行补助,到2007年底,全市95%以上的农村人口有望用上卫生的饮用水。
城乡统筹就业
和许多企业家不一样,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经常反复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谈到自己企业的一些外地夫妻双职工无法得到合适的住宿,周晓光会情绪激动。这位出生在东阳的女企业家,改革开放初期刚到义乌创业时,她的身份其实和许多经商者和打工者一样,并非义乌本土人口。
但如今,这位高中毕业后到义乌谋生的农家女孩,不但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女富豪,还是义乌市惟一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的企业还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以新光饰品为龙头的饰品产业,则吸纳了10多万人就业。
根据周晓光的一份调研数据,该市的户籍人口为不到70万,常住外地人口为80万,流动人口为20万,也就是说,该市的外地人口远超过本地人。而该市城区的人口约为75万,而在20多年前,义乌县城的人口仅为2万人。
在义乌的纲要中,城乡统筹就业,加速农民就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乃至把农民转变为市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早在纲要制订之前的2000年和2002年,义乌就曾出台多项扶持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政策。
在这些文件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措施有两条:一是把全市的乡镇分成三档,分别以本乡镇的企业年平均用工总数的20%(第一档)、30%(第二档)和输出本乡镇的农村劳动力10%(第三档)作为乡镇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基数。二是对企业设立创造就业岗位奖,鼓励使用本地劳动力。
2002年初,义乌市制订了《义乌市城乡统筹就业试行办法》,这是一份颇具前瞻性的文件。明确规定:“坚持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局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各项不合理限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劳动管理,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
其中,有许多都具有突破意义,比如,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本市无工作岗位或无承包责任田,有就业要求的城乡劳动者,统一到辖区劳动保障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再比如,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实行双向选择。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和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凡具备条件的城乡居民均可报考。
另外,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后,在住房、参军、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并落户的,可继续保留土地、山林承包权,并可享受原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继续保留农村的宅基地使用权。计划生育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义乌的就业新政其实也是形势所迫,根据统计数据,按照人口正常增长规律,义乌县城原来的2万人口到现在最多不到5万。其他的多数都是外地人和本地农村人口(有些可能已转入城镇户口),也就是说,义乌需要为至少百万人提供就业,如此繁重的任务,政策不放活不行。另外,城乡一体化的理想和宗旨,也需要义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许多束缚。”
李华芳还告诉记者,“在我的理解中,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其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农民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从目前来看,义乌现在的大多数生意人和企业家,出身农民,在企业中工作的许多也是本地农民;第二部分是外地经商者和打工者,至少有数十万外地人在义乌解决就业问题;第三部分是周边农民,浦江、东阳甚至金华的金东等县、市、区,接受义乌小商品市场辐射和带动的区域,发展起来了大量依靠义乌小商品市场生存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就业其实是义乌间接带动起来的。”
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近期,《学习时报》刊发国家行政学院学者张孝德《新农村建设要避免三个误区》的文章,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者的重视。该文章认为需要警惕的第三个误区是,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简单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使新农村建设运动成为新一轮破坏中国农村生态文化的运动。作者认为该误区最有可能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暴露出这个弊端。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概括为五条,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许多地方的实践中,对第一、第二和最后一条十分重视,恰恰对“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条要求重视不够。
在有些农村发达村镇,农村十分富裕,农民收入也很高,居住条件很好,交通也很便利。但真正走进村庄一看,却经常发现垃圾遍地,河渠堵塞,赌博成风,村民之间矛盾不断,邻里关系恶化。
义乌在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纲要时,就试图避免这种局面。在义乌决策者看来,“乡风文明”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要让农民在业余时间玩得好、学得好。
整个“十五”期间,义乌投资3.4亿元,兴办农村文化事业,在全市农村建起640多个标准篮球场和2500多个室内活动场所,新开辟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58万多平方米。
有了这些设备作基础,农村一度衰落的群众文体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在义乌农村,一共有1400多支农民文体运动队诞生,十分喜欢篮球的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还经常在每周二、四,组织机关干部和乡镇农民举行篮球对抗赛,这一传统被义乌许多机关、乡镇推广,篮球成了沟通农民和公务员之间的桥梁。
在义乌的一些发达乡镇,村庄之间甚至打起了篮球联赛。而乒乓球、健身操、门球、拔河等邀请赛、友谊赛也是接二连三。体育之乡苏溪镇,村村组建起篮球队和乒乓球队,做到每周有比赛,天天有活动。
义乌商人陈德法在杭州经商,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以前在农村的文娱活动很少,除了打打麻将、年轻人到镇上唱唱卡拉ok之外,几乎没事可干。现在村里多了篮球队之类的,年轻人有了新的兴趣所在,打麻将的少了,搞体育的多了。”
除了乡风文明的要求之外,义乌对村容整洁的目标也十分重视,2005年7月,该市成为中国第一个推行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的县级市。
据义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英豪透露,为实现义乌全市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义乌市落实财政资金3500万元在全市农村范围内建造了800个垃圾房、18个垃圾中转站,实施市、镇(街道)、村(居)、户四级联动。
2005年7月,义乌已实现了“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在最早推行的大陈镇,所有农村的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义乌经验能否推广
作为城乡一体化试验的先行者,义乌市的经验也引起了中央研究机构的注意。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自称每三四年就要到一趟义乌,他感慨义乌是个神奇的地方。
在市长论坛上,他将义乌的城乡统筹经验总结为三点:第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全要素的市场,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商品,城乡统一的市场。第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就是财税金融政策要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第三是城市的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要支持农村的发展,带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郑新立似乎特别看重第一点,他指出,义乌善待农民是有传统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就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四个“允许”:允许牧民进城办企业,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允许农民进城购置房地产,允许前厂后店。在郑新立眼里,无论是义乌的城乡统筹发展经验,还是义乌小商品城的发展,与这种善待农民的传统极为相关。
也有专家认为,义乌城乡一体化进程很快,确实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这与它强大的财政实力和丰裕的民间资本有很大关系,因此,义乌的经验在发达地区可能有推广价值,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尚需时日。
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曾对义乌的经验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义乌以长远规划、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抓住市场这一主导财源,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地方公共财政,不但很好地贯彻了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政策,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对全国很有借鉴意义。”
记者:朱国栋
刊于2006年第10期《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