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日记、一张张照片、一顶顶草帽……这座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委党校内,反映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90年代期间浙中地区乡镇干部生活、工作状况的“老乡镇精神”综合陈列馆,自开馆后不断迎来参观的乡镇干部、党校学员、普通群众。
“这是我们重拾‘老乡镇精神’活动的载体之一,用旧人、旧事、旧物,清理现在基层乡镇干部的作风弊端。”义乌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义乌市委组织部调研发现,当前思想“静不下”、工作“下不去”、感情“融不进”、任务“担不起”是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义乌市启动了“追忆老乡镇、传承好作风”系列活动。
“什么是‘老乡镇精神’”“好作风的标准是什么”……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一系列大讨论,数万名干部群众通过报纸、网站、微博参与,本地稠州论坛和组工官方微博《草帽干部》随手拍作品发布后,转发评论760余条。通过活动,义乌市总结提炼出以“淳朴亲和、务实勤勉、忠诚清廉”十二字为核心的“老乡镇精神”。
在活动中,义乌市按图索骥地挖掘出30年记录“民情十万言”的楼森等一批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的“老乡镇”典型,并面向社会征集反映老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的物品与影像资料,建成全国首家乡镇干部工作生活资料陈列馆。里面展出300多件书籍、日记、照片、农具、衣服,时间跨度近50年。
“让‘老乡镇精神’这一理论命题,真正转化为实践命题!”佛堂镇党委书记余青说。他们老中青搭配,由老乡镇干部带队“用脚步丈量民情”,进村入户开展夜访夜谈;组建“老乡镇讲师团”,分别轮派到各地指导授课。
“很多乡镇干部是‘80后’,不善于讲群众语言,不会跟群众交朋友,这样就很难走进群众心里。”义乌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陶府盛说,“而以前很多老乡镇干部扎根农村,连谁家母猪要生了都一清二楚,现在的干部得有这股劲。”
刊于2013年6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李亚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