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秋天,一个声音响彻世界;
2018年秋天,一种精神传遍全球。
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和它赋予的“丝路精神”,已经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和参与。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5年来,义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义新欧”“义甬舟”“网上丝绸之路”开放大通道,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捷克站建设,启动规划“一带一路”非洲站、迪拜站;升级海、陆、空、铁、邮、保税等开放平台,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物流体系……
今天起,本报推出“义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系列报道,从一点一滴看波澜壮阔,从一步一履看实践成果。
中国义乌网9月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吴峰宇
)钢轨铿锵,风笛嘹亮。8月下旬,义乌铁路口岸集装箱堆场,汽笛阵阵,集卡车来回穿梭。价值2000万元的巨大龙门吊悬臂一字排开,将数十个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吊装至中欧班列(马德里-义乌)车板上。这趟途经国家最多、路线最长、满载率最高的中欧班列,将在傍晚时分从“母港”出发,沿着复兴的“古丝绸之路”,开始横贯亚欧大陆的“旅程”。
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随着与沿线国家贸易升温,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逐渐成为出现在欧亚国家贸易中的高频词。五年来,数以万计的义乌制造、浙江制造乃至中国制造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运往欧亚,流入当地的商场、超市,惠及外国消费者;同样,西班牙的红酒、德国的汽车配件、俄罗斯的伏特加、捷克的水晶杯等“洋货”也通过“义新欧”运抵义乌,转而惠及中国消费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光临!您喝点什么?”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浙江慕色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店铺,不管你来自哪里,下不下订单,经营户余思霖都会递上一杯热茶或咖啡。60平方米的店铺内,1000多款产品被井然有序地摆在展架上,让人赏心悦目。
余思霖是“新义乌人”。10年前跟随家人来到义乌,随后在国际商贸城租下摊位开始了“前店后厂”的“新义商”生活。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多条“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余思霖发现,进店外商的肤色都“变”多了。
“以前,进店采购的外商以南美的客户为主,现在‘义新欧’中欧班列途经国的客商越来越多,有西班牙、俄罗斯,甚至还有连名字都第一次听到的国家。”每次客户来店里,余思霖都会热情招待,并互加微信好友,保持紧密联系。在她看来,这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义新欧”中欧班列被越来越多国家的客商所了解和认同关系紧密。
“过去,义乌国际物流基本依靠海路和空运,‘义新欧’中欧班列无疑是新的黄金通道,能更好地服务义乌的国际贸易,让更多的采购商看到贸易联通的无限可能。”义乌市尊德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亚古甫江是中欧班列的忠实粉丝。他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大大提高了义乌小商品的知名度和出口效率,也让很多外贸出口公司在运输渠道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自2014年11月“义新欧”中欧班列首发以来,很多义乌企业已经把“义新欧”中欧班列作为小商品通达全球的物流首选。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5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共开行35列,2016年达到100列,2017年又增加至168列,今年1-7月已开行156列。
汽笛轰鸣,一列列往返于欧亚大陆的“义新欧”中欧班列,正是义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活例证。其中,就包括行驶于捷克布拉格、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等与义乌之间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并陆续开展了运邮测试、汽车零部件运输,让小商品出口变得更加多元化,进口更加多样化。捷克、英国等国家的当地媒体将“义新欧”中欧班列称为“丝路列车”。
“随着开行次数增多,我们与沿途国家和地区、机构衔接配合得越来越好,走‘义新欧’班列的货物也多了起来。”每趟班列开行,最开心的莫过于“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营方、义乌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数年前,冯旭斌就希望用铁路将义乌商品运往欧洲,这个想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顺利实现。
随着班列每周去程6至7列,回程1至2列的双向常态化运行,“义新欧”中欧班列在义乌与欧洲、中亚之间搭建起一座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成为了新丝路上的“钢铁驼队”,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经过近5年的快速奔跑,这趟耀眼的“金丝带”,陆续开通了义乌至伦敦、布拉格、莫斯科等9个方向的线路,沿线设立5个物流分拨点、8个海外仓,辐射34个国家,同时也推进了“一带一路”捷克站、华沙中国小商品城分市场和中白工业园等项目建设,深受沿线国家和民众的欢迎,有力促进了义乌与班列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往来和多方位、多层面的沟通交流,牵引着丝绸之路经济带,驶入经济共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