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专题>外国人在义乌>媒体聚焦 正文

穆罕奈德:在义乌见证“一带一路”共赢故事

发布时间: 2018-09-11 08:15:3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黄玉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9月11日讯(商报记者 黄玉洁)2014年,习近平主席曾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讲述了穆罕奈德在义乌开餐厅并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的故事。自此,穆罕奈德的餐厅成为了义乌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甚至有外地市民特地赶到义乌,实地品尝阿拉伯美食。

  而今,他原先的“花”餐厅已更名为“贝迪”餐厅。“穆罕奈德的新餐厅开业已经半年了,今天是我第一次来,这儿比原来大了很多,味道非常棒!”伊朗商人哈米说。

  2002年来义创业的约旦商人穆罕奈德,把阿拉伯的美食原汁原味地带到义乌,还在义乌创办了贸易公司,把物美价廉的小商品出口到约旦等阿拉伯国家。

  在义创业十六年终圆梦

  2000年,穆罕奈德初到中国,与叔叔一起在广州开了一家阿拉伯餐厅。期间,他遇到了来自安徽的女孩刘芳。两人一见倾心,一年后便结为夫妻。

  2002年,广州的餐厅生意越来越好,穆罕奈德和叔叔又在义乌开了一家分店,成为义乌最早的阿拉伯餐厅之一。2004年,穆罕奈德与刘芳正式接手了义乌的这家餐厅。

  来义乌经商生活的阿拉伯人越来越多,穆罕奈德的餐厅生意也日渐红火。但期间他也遇到过不少难题。“2008年的时候,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我们的餐厅经营也陷入了困境。”穆罕奈德说,他们夫妻俩不得不拿出多年积蓄填补亏损,事业一度停滞。随后,他们将原先的餐厅更名为“花”餐厅,重新进行了装潢,设计了菜单,改良了菜品。他还为餐厅设计了一朵极具阿拉伯风格的白色花朵,将它镶嵌在门厅上方,成为“花”餐厅揽客的招牌。

  凭借着好味道和高口碑,“花”餐厅的生意开始逐渐好转。穆罕奈德和刘芳始终不曾松懈,之后又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做外贸。在义乌的16年时间里,穆罕奈德仅回过约旦一次,二十多天后又回到餐厅继续经营。“我的父母、兄弟都在约旦,我没时间回去,他们都很理解我,有时他们会过来看我。”穆罕奈德说。

  现在,穆罕奈德已将义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在义乌上学。他坦言,现在结交了很多朋友,既有义乌人,也有阿拉伯人,大家互相帮忙,生活十分舒心。

  设计“一带一路”宣传墙

  经过多年发展,穆罕奈德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花”餐厅搬到了离国际商贸城更近的稠州北路,改名为“贝迪”餐厅,面积也从原来的400平方米扩张到了现在上下三层楼近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五周年。为此,穆罕奈德特地在新餐厅内设计了“一带一路”宣传墙,让更多的客商了解“一带一路”。“千百年来,中国一直都与其他国家和平合作交往。我们能看到,‘共赢’两个字深深写在中国人的心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深深融入这座城市,事业和生活都越来越好。”

  在如今的阿拉伯商人圈中,“贝迪”餐厅已经成为接待客商、洽谈生意和解决纠纷的“绝佳去处”,在此不仅能尝到“家乡味道”,还能感受到餐厅主人的热心肠。

  穆罕奈德已帮助数不清的同胞扎根于“陌生”的义乌。从如何办理经营证照,到住哪家酒店;从如何让外籍子女就学,到护照遗失怎么处理等。穆罕奈德拿起餐桌上的刀叉,对记者说起了中国谚语,“好比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穆罕奈德说,自己事业的发展还与近年义乌市政府为外籍人士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密切相关。“你遇到了什么事,政府就会帮助你,还会请各国商会负责人开会,问问最近遇到的麻烦事。我们提过的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现在都解决了。”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