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佳丽
)当过活猪出口站的临时工,做过“投机取巧”的烟贩,在父母开的饭店里当过小伙计,在老市场门口摆过摊儿……这是何维良早年创业、就业过程的真实写照,虽然过程曲折艰辛,但他从未被这些困难打倒,后来远赴广东,做起了不锈钢餐具生意。如今,在商海打拼多年的何维良是义乌市龙发不锈钢餐具贸易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是正大食品、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的金华代理商。在30多年的经商岁月里,何维良见证了义乌经商环境的变化,也见证了义乌市场的变迁,实现了与市场的共同成长。
年少多磨难 练就好品格
“如果没有以前的艰难经历,也不会有现在的我。”回忆起过去,何维良感慨万千。何维良于1964年出生于城西街道,1982年,高中毕业的他被亲戚介绍到外贸部门活猪出口站当临时工,专门负责生猪出口押运,平时还要喂猪、打扫猪圈、去农村收购猪等,常常一身脏臭,但每月能拿到80元工资,何维良非常满足,那段经历也让他磨练出了吃苦耐劳的好品格。
在义乌,老百姓的经商意识一直很强,何维良也是头脑非常灵活。他押运生猪去了几次广州后,就开始从广州购买进口香烟带回义乌卖,从中赚钱。然而有一次,他从广州带回义乌的几千元进口香烟被派出所没收了。那次的打击虽然不小,却让他懂得合法经营的重要性。
之后,义乌市场快速发展,何维良的父母在小商品市场内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意红火,何维良便辞去工作去店里帮忙。1989年之后,有关部门对小商品市场周边的店铺进行重新招投标,何维良家没有中标。随后,何维良在篁园路第三期市场的大门口投标到一个卖香烟、瓜子等的摊位,又开始做起了小生意。1992年,政府整顿市容市貌,这样的路边摊也不能摆了。
正在此时,何维良的妻舅邀请他一起去广东做不锈钢餐具的生意,当时何维良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去了广东,谁知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从此真正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
两万元起家 生意越做越火
自从做不锈钢餐具生意后,何维良和妻子何明菊就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租了一个摊位,那时资金十分有限,只靠两万元起家。1993年,他就创立了义乌市龙发不锈钢餐具贸易有限公司。“当时那个摊位号码我都还记得,是8504号。”何维良回忆道。
为了经营好这来之不易的事业,何维良每个月都去全国有名的不锈钢餐具生产集散地———广东潮安的彩塘镇进货。由于路途遥远,何维良进一趟货要一星期,有时坐火车还买不到座位票,又要提防小偷,每天都绷紧了神经。何维良说,虽然辛苦,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何维良至今还记得,1993年4月16日摊位开业的第一天,他就接到了一笔大生意。当时,一个客户一下子采购了2000只不锈钢茶杯,尽管当时店里同类商品只有60只,但他马上跑到其他摊位去调剂商品,以满足这位客户的需求。而且,何维良把全部利润都让利给了为他调剂商品的经商户,这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这位客户也成了何维良的常客。
如今,何维良公司的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他也成了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同时,何维良是市政协委员,曾担任城西商会会长,如今,他还是工人北路的市民街长。
情系困难百姓 真诚回报社会
受父亲的影响,何维良从小待人热情,乐于助人。在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后,何维良既参政议政,又乐善好施,乐于为社会献爱心。
2000年4月,他为筹建东河中学捐资3万元;2001年5月,为义乌上溪至吴店公路建设捐资5万元;2003年11月,为支持和发展慈善事业,何维良动员义乌城西商会会员捐款,并带头捐款10万元……至2014年,他连续9年累计资助200名磐安困难学生就学。何维良始终关注弱势群体,慈善已成为他的事业,他也一直在号召更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