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验检疫局积极引导企业深化各自贸协定下优惠原产地政策利用,服务国家外贸“优进优出”战略。今年前8个月,共签发中韩、中澳等13种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26.03万份,涉及货值86.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5.71%和54.28%,浙江出口企业获得关税减免6.89亿美元。
信用签证,企业尽享签证便利。浙江局对辖区信用良好企业授予“信用签证”资格,在风险可控、监管有效的基础上,改变传统面对面签证模式,企业在办公室即可“自助打印+证书缮制”,企业尽享签证便利。1月至8月,浙江局辖区共有150家企业获得信用签证资格。按每周申领证书2次,每次耗时3小时计算,1月至8月累计可为企业节约签证时间28800小时。
自动审签,快速审核提升效率。目前,浙江局通过合理利用大数据理念,结合签证风险评估分析,针对一般原产地证书电子审签工作,通过电子审签+人工干预模式,对企业发送的一般原产地证书予以准确快速地审核通过,做到即发即审,将签证时间从最初的2个工作日缩短为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显著提升了签证效率。
重点帮扶,提升政策利用水平。今年以来,浙江局根据辖区产业发展、产品特点选取46家重点帮扶出口企业,推出助力企业发展的“一企一策”服务举措。如义乌局针对辖区某重点出口韩国的外贸企业,针对企业产品制作关税减让表,对企业产品在各自贸协定项下的关税减免幅度、原产地标准如何填报等进行指导,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证可获得的关税优惠作为外贸谈判筹码,提高出口价格,提升企业利用自贸区原产地证的水平,1月至8月该企业共申请中韩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1984份,货值4402万美元,可减免约352万美元的进口关税。丽水检验检疫局则推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县一策”服务举措,根据辖区产业特色,确定并推动云和木制玩具、龙泉食用菌、青田进口商品、景宁竹木品、庆元铅笔(眉笔等化妆品)、缙云工业品等大宗商品进出口扩量提质增效。
以点带面,助推中小企业走出去。浙江局积极扶持新业态,做好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的帮扶。浙江局加强对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一达通公司原产地签证指导,帮扶其代理的数万家中小企业提升原产地签证水平走向国际市场。简化产品备案和调查程序,节省企业人力物力成本,开展视频培训,提升中小企业原产地优惠政策知晓率,优化办证咨询,规范企业签证,避免“退证查询”等隐形贸易壁垒,确保证书在国外海关顺利通关。1月至8月,浙江一达通公司共签发6089份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为1.35亿美元,份数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07%和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