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继红糖之后 义乌三宝之一的南蜜枣也有属于自己的团体标准了

发布时间: 2019-03-07 18:47:43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朱艳俊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3月7日讯(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朱艳俊 编辑 王时倩)今天(3月7日),记者从义乌市场监管局获悉,由该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负责、参与起草的《义乌蜜枣》《义乌蜜枣加工技术规程》《义乌南枣加工技术规程》《义乌大枣生产技术规程》4个团体标准,由义乌市枣业协会批准正式发布,这意味着继红糖之后,“义乌三宝”中的南蜜枣也有了团体标准,乘上了标准化列车。

  据悉,由义乌大枣制成的义乌南蜜枣是“义乌三宝”之一。《中国名产》记载:“江南枣中,佳品是义乌南枣。”清乾隆时,南枣曾列为贡品。同为义乌大枣制作的金丝琥珀蜜枣,素有“蜜饯珍品”之誉。南蜜枣远销海内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义乌市“枣加工技艺”还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尽管一直以来义乌南蜜枣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加工点小、散、乱,没有形成规模与品牌,制约了南蜜枣的进一步发展。2018年义乌出台了《义乌南蜜枣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计划用3年的时间,发展义乌大枣生产、振兴南蜜枣产业,以产、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生产加工标准化、打造优势品牌,实现义乌南蜜枣产业持续良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其中首要工作就是要大力推行南蜜枣标准化生产。

  “一个是原材料,外地食用枣对义乌大枣冲击很大,另一个是加工企业,生产状况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义乌枣业协会秘书长刘伟群告诉记者,在缺乏标准规范的情况下,义乌枣类加工企业各自为战,市面上蜜枣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消费者无从选择,也让义乌南蜜枣整体形象受到影响。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规范生产,2018年2月,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组织起一个专家组,攻关南蜜枣标准的制定。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南枣的加工技术,虽然已经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但是查阅各种资料后发现,存在许多不同的版本。

  为了确定加工技术的各项细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了义乌南蜜枣加工企业、小作坊、枣类研究所和南枣非遗馆,多次召集南蜜枣生产企业负责人与专业人员进行座谈论证探讨,认真听取相关义乌南枣技艺传承人、企业人员的意见,并前往外地南蜜枣生产企业调研,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还在南蜜枣加工季节征集各类南蜜枣进行验证试验,终于成功制定出上述四项团体标准。

  据介绍,四项团体标准的内容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蜜饯》《蜜饯通则》等,同时将陕西地方标准《金丝蜜枣》作为横向比对和参照。标准明确义乌南枣和义乌蜜枣是以“以本地或周边地区种植的新鲜义乌大枣或马枣为原料”经特定工序加工而成,并明确规定了各项感官和理化指标以及安全指标,其中为了区别外地枣,要求义乌南蜜枣“枣核小且咬开有枣仁”,体现了义乌南蜜枣的特点与价值,也为执法提供了依据。同时,蜜饯允许添加防腐剂、甜味剂等添加剂,义乌南蜜枣团体标准中继承传统,明确加工过程中不添加食品添加剂。

  “这4个团体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一方面是继承传统,为南蜜枣加工技艺的传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规范提升了义乌南蜜枣产业,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了规范化模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项团体标准发布实施后,他们将联合义乌市枣业协会,组织南蜜枣加工企业积极开展对标达标,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帮助南蜜枣申请“义乌南枣”、“义乌蜜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加义乌大枣从种植、加工到开发的附加价值,助力义乌南蜜枣产业振兴。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