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媒体言论 正文

南方日报:“自由体”是夸大其词兜售社会焦虑

发布时间: 2019-05-16 16:58:2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巴扎黑

  继前一段“香椿自由”之后,“荔枝自由”最近几天又成了热门话题。倘若再往前追溯一下,还会让人联想到“车厘子自由”等。虽然载体不断变化,但说来说去所谓的“自由”无非指向了同一件事,即这些水果、蔬菜价钱贵,不能随心所欲地“买买买”。

  据媒体报道,近期一些地方的荔枝着实不便宜,有的品种标出了60元/斤的高价,令人望而却步。不过也正如报道所指出的,虽然眼下的荔枝价格比去年涨了一些,但普遍还是在十几元一斤,而那个标了60元/斤的,商家称因为无人问津,已经不准备再进货。把这些报道前后连起来,已经足以从经济学角度给我们上一堂理性看待“荔枝自由”课。

  经济学上,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是供求关系,即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以此来看“荔枝自由”,至少应该看到两点:一是如农业专家所指出,受去年冬季天气影响,今年广东等地荔枝减产,这就意味着总量供应将减少,价格上浮实在情理之中;二是就供应的时间来说,现在不过是荔枝刚刚上市,特别是对其他省份来说,如果想要“尝鲜”,免不了要多付出一些物流仓储成本,目前的价格有可能随着持续供应的增加而下调。

  还有个偏好问题。一对情侣男方要讨好女方,即便是60元一斤的荔枝,虽然贵,但心理上会得到比普通人更高的性价比,要不然几百元的星巴克猫爪杯就不可能在二手市场卖到上千元。此其一。其二,无论是荔枝还是香椿,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像柴米油盐那样不可或缺,很多时候是图个新鲜,况且还有很多替代品。如果都像苏东坡那样“日啖荔枝三百颗”,即便是去年的价格,也难以实现“荔枝自由”。

  可见,无论是“香椿自由”还是“荔枝自由”,除了一些媒体喜欢仿造“自由体”“史上最牛体”的渲染之外,无非是客观上制造个人不能随心所欲的社会焦虑。至于有人将其视为“高品质生活”的标志,并把这种不自由转化为消费降级,更像是回避了上述供求、个人偏好等因素,将问题简化后的夸大其词。我们实在是没必要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