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3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婷)“2018年度亩产效益评价D类承租有风险限水限电。”昨日(6月12日),在义乌稠江街道一家镀膜厂门口,一块用红、黄两色标记的“D类企业公示牌”格外醒目。
亩产效益评价D类企业挂牌公示是义乌运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的体现之一。今年,义乌对2018年全市2278家3亩以上的宗地企业进行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排名,分ABCD四类,其中,剔除2019年初已完成“小升规”和转让时间未满一年的14家企业,实际列入D类整治的企业114家、3258亩。
整治名单确定后,义乌随即制定D类企业整治提升方案,明确整治标准,部署并推进全市D类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根据整治标准,低效用地企业须在规定时间内分类型完成创新发展提升、加强管理规范等方面的整改。“整治期间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将依法依规予以淘汰出清。”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自全市D类企业整治提升行动部署会召开以来,全市各镇街迅速响应,制定“一企一策”整治提升和帮扶方案。苏溪、义亭、稠江、廿三里等镇街已召开D类企业整治工作推进会。苏溪、稠江等镇街已在D类企业门口悬挂红黄牌警示承租风险。对于完全出租且不符合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标准的宗地,各镇街采取关停措施进行整治。
截至目前,全市3258亩、114家D类企业中,已清理整治30余家。“在后续整治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这一根本目标,综合施策,主要从加速推进查封资产司法处置、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措施、加快小微企业园建设等方面着手,堵疏结合,提高D类企业主动转整的积极性,尽快盘活低效用地。”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