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13日讯(记者 罗德慧 编辑 程雄)“感谢吴健英律师为我提供了公正、有效的司法援助,也感谢贵所培养了像吴健英律师这样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优秀律师!”昨天(6月12日)中午,以快件邮寄的形式,义乌上溪镇的吴女士将一封感谢信寄送到了浙江稠州律师事务所。
突发意外
五旬阿姨陷困境
为什么要寄这封感谢信呢?吴女士和吴健英律师的故事,还要从2018年年底开始说起。去年11月的一天,在义乌一所学校食堂做厨工的吴女士在工作中意外发生了事故,手受了伤,当即被送往了医院进行治疗。“当时校方跟我说,后续会给赔偿的。”吴女士说,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手的伤情比较严重,短时间内无法工作,自家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因此出院后她想了解清楚自己这种情况,有哪些合理的要求可以向学校提,但自己的法律知识几乎为零,她只能寄希望于“懂的人”。
“问村里人,村里人不知道,进城跑了几家律师事务所,问了多个律师,但是给出的回答都很含糊。”吴女士说,自己家住在偏远的农村,为了弄清楚如何合理维权,她一趟又一趟往城里跑,但始终没能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春节前几天,吴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走进了义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援助值班室,碰到了当时正在值班的吴健英。
耐心指引
法律援助解困局
吴健英告诉记者,因为劳动争议案件办得比较多,对于员工受伤怎么赔偿的案件办得也比较多,所以当事人来咨询时一般能解答得比较清楚。在详细了解事情经过之后,她向吴女士讲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并给出了专业的意见建议,“双方都有协商意向,只是都不清楚怎么赔、赔多少、通过什么途径,那我就告诉她该走什么途径。”
“她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我,让我有问题随时联系她。”吴女士说,吴建英的回答,不仅让她焦躁的心安定了下来,更让她感动的是,当她询问律师费怎么算,担心费用高自己承担不起时,吴健英给出的回答:“放心,你这是属于法律援助,不收任何费用,我会给你处理好的。”
上个月底,在吴健英的帮助下,吴女士与校方顺利达成了和解,拿到了赔偿款。
圆满解决
感谢信表谢意
事情得到了解决,但吴女士却始终记挂着吴健英提供的援助。“我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吴律师帮了我的忙,我想谢谢她。”她说,自己曾想要制作锦旗或送一些自家的土货给吴健英,但都被她婉拒了,“吴律师说,我挣钱不容易,工作辛苦不说,工资也不高,让我留着钱自己用。”
左思右想,吴女士还是想表达对吴健英和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感激之情,于是,她让女婿帮忙代写了这封感谢信,寄到了吴健英的工作单位。
“快递单上快件的收件人不明确,快递小哥当场和寄件人进行了联系,确认收件人是所里的吴健英律师。”稠州律师事务所主任陶旭明告诉记者,由于吴健英正在国外,和她本人说明情况后,他收下并拆开了快件,“没想到是当事人吴女士寄来的感谢信,这封信让我们很感动,也鼓励了我们。”
而远在国外的吴健英在谈及收到这封感谢信的感想时,用一句淳朴的话回复了记者——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到别人挺高兴的。
持续8年
法律援助汇聚义乌温度
据了解,志愿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已经成为了浙江稠州律师事务所的一项传统。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便是由律所的几名律师自发组建的,工作站登记成立于2011年5月,是义乌第一家在民政局正式登记的社会公益组织。8年多以来,工作站运营越来越规范化,工作内涵也不断丰富,每年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量也不断增多,2017年工作站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802件,2018年共接待申请人来电来访咨询23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381件,其中涉及五类困难群体农民工3322件。
“我们想做的,只是想要帮助弱势群体维权,帮助社会纠纷主体化解矛盾,避免矛盾深化,造成更大伤害。”陶旭明说,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的今天,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也在不断探索拓宽法律救援的渠道,丰富政府法律援助的补充形式,以法律援助的形式汇聚起“义乌温度”,让更多弱势群体在茫然失措中找到方向、安定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