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仲平(左)和相关人员在讨论新工厂的建设情况
中国义乌网7月18日讯(商报记者 王婷)提及楼仲平,很多人都知道他有个“吸管大王”的名号:他的企业日均生产1亿7000万根吸管,国内市场四分之三的吸管贴着“双童”标签,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三成……
一根小小的吸管,楼仲平专注做了20多年时间。“匠人精神”在他身上发光。
但最近,这位吸管“匠人”开始有了新想法:要从以前的一味专注吸管产品,向理性发展的产业多元转型。楼仲平的解释是,以吸管为主业,适当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餐具、环保垃圾袋等产品的生产。未来三到五年内,“双童吸管”要实现质的突破,这是楼仲平给自己下的命令。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楼仲平已经足足准备了四年。
在楼仲平20多年的“吸管生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面的十多年,他做的是“减法”。当别的企业都忙着扩大生产规模,楼仲平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小客户原则”———放弃沃尔玛、K-MART、Dolar Tree等一众国际大客户的订单,转而在国内发掘咖啡馆、酒吧、连锁餐饮、高级酒店等小客户,每个客户的订货数量不能超过本厂生产总量的3%。
事实证明,楼仲平实施的策略十分正确,当K-MART、多乐趣一元店破产时,“双童”未受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早已转做内销的双童公司安然无恙。如今,“双童”在国内拥有上万家小客户。
在“小客户原则”的基础上,楼仲平又在差异化上做起了文章。在其他企业想方设法降低吸管价格的时候,他一头扎进科研当中,在功能上和外观上对吸管进行改革。他说,吸管不只是廉价的产品,还可以做成一件艺术品和奢侈品。在3年时间里,楼仲平研究出了37项专利成果。在不断成功赋能的情况下,双童吸管最高卖到了8块钱一根。
早在2012年,楼仲平就针对“白色垃圾”的危害展开科研攻关,并成功研发出了以淀粉为原料的可降解吸管。如今,欧盟已经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日韩也即将开始“禁塑”。于是,“淀粉吸管”销量暴增10倍。今年1至5月,“双童”产值同比增长21%,其中最大的增长点就是可降解吸管。
第二阶段是经过十多年的积淀,“双童”在技术、团队、资金等方面日益成熟和稳定。2015年,在众人感叹制造业艰难的时候,楼仲平又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决定做“加法”。经过一系列精心筹备后,去年8月,“双童”智能化新厂区开工建设。不久之后,这里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力点。
“全自动、智能化的生产线,独立的大数据中心。餐具、环保袋等新的产业板块,都将在这里实现生产。”楼仲平说起新工厂,眼里放着光。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新工厂已经初成规模,创造了项目建设的“义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