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9年>最新报道 正文

【四川日报】有形之“手”的服务之道

发布时间: 2019-08-06 11:18:31 来源: 四川日报 作者: 王眉灵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鸟瞰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扫码看视频,一起走进义乌看门道。

  在义乌,打车去国际商贸城,司机第一反应是问:去哪个区?

  从一区到五区,国际商贸城在繁华的稠州路上蜿蜒近10公里,加上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批发市场组成了规模宏大的小商品城——640余万平方米经营面积、7.5万个商位,汇集着来自全球的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

  不沿边、不靠海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心,其产业如何选择?如何培育?7月30日-31日,本报调研采访组来到浙江省义乌市找寻答案。在这里,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市场化的东西交给市场,政府要不断提供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王眉灵发自浙江义乌

  服务理念

  把发展活力“交”给市场,政府部门不能去指导经营户的贸易行为,而要多思考如何提供服务配套、政策支持

  7月30日上午,调研采访组来到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国有控股企业独家经营开发、管理、服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刚踏进大门,右侧墙上的显示屏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上面密密麻麻地排着当天各大会议室的使用情况: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16楼到18楼会议室“无休”。

  一组数据,显示了义乌市场的活力:2018年,市场成交额超过1300亿元,线上交易额翻一番达到了2600亿元;今年1-6月发出快递包裹量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广州。

  如何激发活力?“卖什么、不卖什么,这要交给市场,我们不能去指导经营户的贸易行为。”商城集团市场运营部小商品城研究院副总经理杨波说,政府部门、集团公司,思考的是如何给予经营户更多服务配套、政策支持。

  他讲了一个关于专利的故事。专利在义乌是个棘手问题。义乌以小商品为主,一款新设计的小商品,黄金销售期是3-6个月,若按照普通的申请程序,通常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等专利授权后,原设计可能已经失去保护价值。义乌尝试外观专利的快速维权,受理后在7个工作日内预登记、预备案,并在一定时限内、在义乌市场区域内受到保护。

  在这一尝试的推动下,2018年11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挂牌成立,形成知识产权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绿色通道”。

  原创有保护,经营户的积极性大为激发。杨波告诉记者,2018年,义乌市的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了14万件,占全国千分之八;义乌市场每月更新产品的经营户,占到了4成以上。

  服务内容

  解决市场主体难题是职能部门的首要职责,处理问题的时效成为对各部门服务能力的考核指标

  7月30日18时许,临近下班时间,调研采访组来到国际商贸城一区市场监管局小商品城分局时,分局主任赵能俊刚处理完一起专利纠纷。“叮咚”微信声响起,是工艺品经营户赵永锋发来的“点赞”信息。

  一周前,赵永锋投诉3个专利产品被假冒,分局执法人员当天就找到三个被投诉商家,很快圆满解决了这一纠纷。

  市场大、企业多,从何入手提供服务?赵能俊说,义乌人有个共识,“市场是义乌的命根子”,解决市场主体的难题,是职能部门的首要职责。

  处理问题的时效,成为今年义乌对各部门服务能力的一个考核指标。7月31日,记者在义乌市委组织部管理的“三服务”智慧管理系统看到,这个系统将所有入库的问题自动分为“现场解决类”“交办解决类”“研究解决类”,并分别给予解决时限。比如,简单问题当天解决、复杂问题3天办结、疑难问题15天销号、突出问题百日攻坚。

  问题从哪里来?义乌市委组织部(机关工委)副书记楼永明说,各级党政部门人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都是“线人”,年初,义乌市还选聘了100名“改革体验官”,全域寻找问题。有意思的是,“体验官”中还有常驻义乌的外籍经商人员。

  楼永明告诉记者,义乌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服务持续多年,也正是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中,催生了诸多改革:如,方便企业办事,在“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中设立“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代办窗口,而今“跑一次没办成”窗口愈加冷清,政务效率提高;义乌“买全球、卖全球”,常驻义乌的外商上万人,改革解决了他们在义乌的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

  “整个义乌的规划、建设、管理等,都围绕着‘商’做文章。”在楼永明看来,义乌坚持“以商兴市”,构筑起良性的商贸生态圈。这对于四川有一定借鉴意义。

  服务重点

  鼓励本地企业向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方面转型,政府服务致力于扶强、做优

  7月31日,位于义乌市的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里,经过智能化改造的车间正在生产。“经改造的设备今年6月才上线,已可节省人力20%、提高效率30%。”华鼎智联中心总经理舒志华介绍。

  华鼎是义乌市最大的制造类企业。上世纪90年代,义乌“以商促工”,依托小商品市场发展加工业,“贸工联动”推动发展。华鼎就是“义乌制造”中的一员,现市场份额已居全国前三,锦纶弹力丝成为“单项冠军”产品。

  “义乌市场小商品中约30%来自义乌本地制造。”义乌市经信局副局长丁汉君说,“义乌制造”主要集中于化妆品、日化、针织、服装等传统制造行业,政府每年拿出3亿元,鼓励企业向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方面转型,政府服务致力于扶强、做优。

  特色优势产业不能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就可能变成“半老徐娘”。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区第四区,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标准进市场”的标语随处可见。一场看不见的标准化建设,在市场内潜移默化进行。

  国内高端消费需求增长,出口产品面临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让小商品行业越来越感受到发展的“隐形天花板”,义乌冀望通过标准化建设,提高商品质量,并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企业做强做大。梦娜、浪莎等袜业类龙头企业已率先尝试,做出企业标准,并推动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杨波介绍,今后,小商品城续租的商户是否拥有商标、品牌,将成为差异化收费的一个标准,以此来引导商户良性发展。

  专家连“县”发展产业当有久久为功的定力

  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义乌的发展也被总结为“无中生有”“点石成金”。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能向义乌学什么?8月4日,记者连线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鲁荣东进行对话。

  □本报记者陈碧红发自浙江义乌

  一张蓝图绘到底边“固本”边“提升”

  记者:义乌是一个三面环山、空间地理狭小的地方,但这里商户林立,小商品贸易是怎么在义乌起家的?

  陈建军:“无中生有”,并非无迹可寻。从历史上看,义乌曾是浙江最穷的县之一,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老百姓只有依靠发展非农产业搞生产,于是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后来人们发现,小百货比红糖更有市场,于是小商品贸易开始一发不可收。

  义乌如今从事工商生产的人才很多,政府只要不过多限制,企业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这些都是基于资源要素禀赋而形成的。

  鲁荣东:的确,在形成义乌模式的过程中,政府的开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民间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给予充分尊重,这是四川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的。

  记者:从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发展到面向全球的小商品交易城,成功的核心关键是什么?

  陈建军:曾经有一段时间,小商品交易市场被一些人视为传统产业,并质疑其前景,但义乌始终坚守和发挥小商品市场这一最大优势,走独具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经济大爆发的新形势下,义乌并未放弃或脱离市场优势去盲目追求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而是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推动市场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市场功能进一步向商品展销、信息集散、价格形成、旅游服务、产品创新、技术交流、标准制定等复合型方向拓展,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小商品贸易产业发展。

  四川发展县域产业也应该注意联系实际、坚持发展,尤其是锁定产业之后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但同时也要看到,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所以长盛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孤立建设和发展市场,而是通过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形成了饰品、袜业、拉链、服装等众多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全市工业体系不断完善。

  破除地域限制瞄准全球市场

  记者:义乌聚集了210多万种商品,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义乌吸引力从何而来?

  陈建军:目前义乌的市场外向度达65%以上,取得这一成果的核心在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立足于本地资源,依靠开放、共享、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联经济主体和区域参与其中,实现了向“买全球、卖全球”转变。

  这其中有两大要点:一个是通过不断吸引国内外大量主体参与其中,逐渐完善了市场内仓储、物流、金融、信息、广告等服务,为交易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环境和条件,这又进一步促使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另一个基于商品价格信息集中、交易主体数量众多,从而降低了时间等多方面的交易成本,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经济主体和区域参与其中,最终形成共享机制,当中小微企业进入到这个市场,它就能快速接轨世界市场或者进入中国市场。

  记者:谋求更大的市场,四川如何学习义乌?

  鲁荣东:目前,四川大部分县域要素集聚能力较弱,首先需要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寻求突破。除了强化与中心城市间的合作外,要积极融入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平台。我省正在加快推动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会带动区域分工体系的重构,县域特色发展需要把握好这一机遇,找准在经济板块中的功能定位和角色分工,为特色发展创造条件。

  亲历者言“放”出来的大产业

  □本报记者王眉灵

  卓勇良可能是最了解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人之一。这位原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有着30多年的浙江经济研究经历,对浙江各县市“前世今生”如数家珍。作为观察者,他认为,义乌产业“无中生有”的故事,源于政府的“放手”,这也是义乌传奇书写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前,义乌是浙江最穷的县之一。”卓勇良回忆,他小时候住在宁波,每年农忙“双抢”,有一大波从义乌过来的“割稻客”——因为穷,他们不得不出外寻找挣钱的机会。1991年,他到义乌小商品市场采访,个体摊主何海美说,过年没钱,摘下结婚时的窗帘给孩子做新衣。也正因为此,义乌人渴望挣钱,常年行走在外的他们,从发达地区收进袜子、发夹等小商品,坐火车回到义乌售卖。

  对这种群众自发形成的市场行为,政府采取了“放”的方式。卓勇良说,“放”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政府不干预市场,让老百姓去做;一个是政府相关部门放手干,大胆提供服务。比如,义乌市的第二代市场就是工商局牵头,鼓励大家集资建市场,实现了从马路市场到集资市场的转型。他认为,在义乌,历经五代市场,“放”的传统延续至今。政府坚持从上世纪80年代的“以商兴县”(后来的“以商兴市”)发展理念,坚持不插手市场,因势利导做服务,为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推动义乌从“小市场”变为了“大市场”、变为如今的全球小商品商贸中心。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