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公布并正式施行的第一天,各区分别开出垃圾分类的第一张罚单,市民讨论热度不减。然而响鼓之后更需重捶,鸣枪之后就要见真章、见成效,不能再让“子弹”继续飞着了。
既然后发力,就要有所超越。相比上海等地,此次杭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亮点纷呈,例如没有“干湿垃圾”之分,而是分“易腐垃圾”,新增“信用处罚”的规定,还并会评选和奖励优秀小区和街道,处罚的标准和力度更严格。而且新条例还强调不要“死板地抠概念”,分类标准更人性化,可执行性更强。加上支付宝小程序的助攻,新条例开了个好头。不过,到底效果如何,也有言论认为,需要先让“子弹”飞一会。
这种观念要不得,既然鸣枪,就要一击即中。今天上午杭州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推进会”,意在推动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全杭州范围内的贯彻和落实,并且下达任务书,2020年6月前所有街道要达标。这样的任务书不是博眼球,也不是走形式,而是取得分类成果的必要手段。
其实击向垃圾分类难题的这颗“子弹”,已经飞了很久了。杭州垃圾分类工作起步很早,2015年出台的《条例》中就明确,杭州的垃圾分类是强制性的,处罚的数量不比上海少,处罚的标准甚至比上海还要严格,处罚案例也不在少数。但是据相关部门初步调查结果,杭州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0%,但真正执行率仅30%。
垃圾分类工作难,难了这么多年。如今,寄希望于一竿子插下去,疏通所有环节,彻底破解这个历史性的难题,没有毅力不行,没有韧劲做不到,也不能再边走边看,让“子弹”再飞下去了。
但是不得不警惕,人们对待新鲜事物往往如此:开始很热情,持续不了几天,又趋于平静。
为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热情,这次有关部门采用了很多“助攻”手段,比如利用智能技术,推进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的垃圾分类整体解决方案。从宣传到使用,每个环节都打上互联网烙印,对于开展一场新型的垃圾分类大作战,无疑提供了以往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借此机会,将垃圾分类固化成为日常习惯,成为市民意识深处的自觉,把一时的热情,化作长久的行动,垃圾分类才不会分一会、停一会。
另一方面,要使分类习惯固化下来,全链条分类工作要加速推进,才能消除老百姓“分了白分”的心理。正如专家所言,分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从前端的减量化到末端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从分类投放到运输、处置,全链条的分类,每个环节都不能断。如果只盯住居民,只盯住前端,后面的功课不做,不仅不利于体现垃圾分类真正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也会让老百姓内心,失去对这项工作的价值认同感,只是迫于处罚压力来分类,成本高,也难持续。
一个国际化的杭州,需要做出具有范本意义的成绩,解决垃圾分类这个公认难题,是一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