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进口新药适度松绑,不是电影改变了法律

发布时间: 2019-08-27 14:59:0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刘雪松

  8月26日上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表决通过,将于今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新法修订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感觉最抢眼的,还是这一句——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减轻或者免予处罚。

  有网友跟帖说,一部电影影响一部法律,影响一个国家。这句话,说得明显夸张了些。网友所说的这部电影,就是2018年7月5日起在全国公映、看得观众眼泪稀里哗啦的《我不是药神》。而在2018年3月20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时已经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将相继推出,包括进一步降低进口商品总体关税,特别点到“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

  2018年7月5日,电影提前公映;7月10日,国家药监局颁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进口药审批提速”的新规。一个提前、一个提速,看起来是电影倒逼了政策,实际上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实,已经成为重大民生问题,列入了政府推动改革的重大议题与议程,列入了政策与法规制订修订的程序。而这部反映社会现实、切中时弊、切痛人心的电影能够播出来,反倒是符合了政府主导、政策力推的这项民生工程,而不是网友从表象上看到、并误以为的《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在对社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从中美贸易谈判中,也能看出中方对于涉及美国药品医疗等产品的极为谨慎态度。即便针对美国政府今年8月15日宣布对华进口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的极限施压,中国于8月23日晚发布的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中,中国也没有将美国的药品医疗等产品纳入加征关税清单,目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减轻对人民医疗卫生、生命健康方面的影响。这是反制中的“有利”思维,也是努力让医疗健康保障不受贸易战影响的保障思维。

  疾病面前,很多人放弃了尊严,很多生命错过了好药,很多家庭因病致贫、贫上加贫。这就是现实。《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远远比这部电影更加冲突、更加戏剧、更加残酷。在这部电影中,一边是生命的希望,一边是法律的禁止;一边是天使般的热心,一边是执法左右两难的无奈。现在,这些纠结,被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部分解开了。实际上是政策法规在一步一步解开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同时也在解答电影中反映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社会现实、政策法规、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基本的逻辑关系。

  新法明确,对于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减轻、甚至免予处罚。但也有前提,一、少量,二、在境外已经合法上市的药品。这个设置,是有必要的,也是很人性化的。法制一点点进步,社会、民生,就是很大的一步。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把解决进口药品的痛点和难点方案写进了法律,等于给过去不合时宜的禁令做了松绑,而本质上,是给中国患者的生命健康做了松绑。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