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你的头脑和心胸 当与开学装备同升级

发布时间: 2019-09-03 09:36:57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张萍

  又逢开学季,走在大学校园里的青春脸庞没变,他们拎在手里的装备在悄然变化。

  天猫最新数据显示,除了手机、电脑和平板之外,2019年大学生的开学行囊里又增添了“新三样”:电子书、按摩仪、平衡车。淘宝数据显示,零食、电竞、养生、连衣裙、考研成为开学网购的热搜,而且需求呈现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被褥、暖瓶、搪瓷缸,到七、八十年代的钢笔、手表、收音机,到本世纪初的手机、电脑、MP3,再到如今的公仔、画具、吊床、无人机、投影机、护肤品……大学生的行囊装着越来越个性化的装备,一如他们千差万别的个性。

  大学生行囊的变化史,就是国民经济的增长史。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经济在腾飞,社会在改变。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孩子成长和教育上的投资随之水涨船高。说白了,老百姓手上有钱,才会舍得给孩子花钱,大学生的行囊才会满满当当。

  据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学生的花销在一万出头。这些个性十足的装备,不再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上的需求,而是更多地服务于精神需求。比如数码产品、化妆品,乃至“爱豆”的海报相册等等。丰富而个性化的行囊,是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必然丰富性?

  答案是未必。毋需讳言,以高考后解压的心态来迎接大学生活的新生,不在少数。翘课、煲剧、刷手机是不少大学生的常态。他们用着超高配置的电脑打游戏“吃鸡”,上课踩着点走进教室的大门,下课前一小时就心不在焉,作业能拖就拖,一不小心就成了“懒”和“宅”的代名词。

  大学生活是成年后人生舞台上的首次亮相,虚度是可耻的。大学在扩招,机会在变多,今天的大学新生也许更淡然,少了“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狂喜,少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凝重,唯独学习的心志不能少。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如何看待大学生整天待在宿舍打游戏?”有人回答:“大学的意义就是把这些人给淘汰了。”四年的安逸舒适,换来的可能是毕业即失业的残酷。

  社会潮流更替,今天大学生活自然不能同上个世纪一样,还在流行着诗歌、吉他、迪斯科。当代大学生的选择和志趣更丰富,视野更宽广,游戏和护肤也变得无可厚非,但是象牙塔里,学习的主旋律,从未改变。劝学的老调,依然值得重弹。

  丰富的行囊,一定程度反映了父母的心情:孩子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能满足的要求尽量满足,能丰富的尽量丰富。理解这份苦心的同时也当审视:你的脑袋和心胸是否如行囊一样丰富,一样与时俱进、不断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大学考察时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如果刚刚踏入校园的年轻人,行囊里装着的除了跟风大众的几大样,还能有坚定的理想、奋斗的精神和科学的追求,那么这个时代的精神天空,必定晴好。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