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鸡毛飞上天

发布时间: 2019-10-11 11:10:45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黄晓华/文 洪兵/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义乌大市场,吸引五湖四海宾客

  从当年个体户发出“我要做生意”的呐喊,到县委书记提着乌纱帽开放小商品市场;从“鸡毛换糖”起步,到“鸡毛飞上天”,义乌的发展被很多人称为传奇。2006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总结推广“义乌经验”,到中央工作后又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为义乌代言。

  新闻界同行常说,义乌是新闻的富矿。翻阅报章、浏览网络,义乌的出镜率的确很高:

  义乌小商品市场闻名海内外。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两个特殊年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者谢高华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经历了五代市场的迭代升级,上月13日举行的2019世界义乌人大会宣布,义乌正致力打造第六代市场。

  义乌一直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义乌市委改革办前不久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义乌改革工作4次登上省委《领跑者》杂志。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征程上,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大步向前。

  在其他工作上,义乌也不断传来好声音。比如,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今年已签约项目投资额超1100亿元;为提升城市能级,两轮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基层党建方面,义乌前不久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最佳案例。

  回顾义乌的发展,最值得我们探究的,或许在于如何在时代的演进中保持接续奋斗的定力,如何将漂浮的梦想变成笃定的现实,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风云中始终勇立潮头,以及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深沉力量。

  了解义乌、研究义乌、学习义乌,不仅是为了纪念那段艰辛的创业史,更是为了开辟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

  [记得那一天]

  “我要做生意!”

  经历岁月的淘漉,有些日子变得闪闪发光,一些人定格在那日子里被时常记起。

  1982年5月的一天,个体户冯爱倩在义乌县委门口堵住谢高华,责问这位到任不久的县委书记,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摆摊。她喊出了三四千户小百货经营者的心声——“我要做生意”。

  冯爱倩有5个孩子,最小的才5岁,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生活,她偷偷到义乌廿三里、北门街一带摆摊,靠卖纽扣、鞋带、别针等小百货补贴家用。

  冯爱倩是敢想敢干的。她以卖掉10担谷子所得、外加300元信用社贷款作为本钱,走上经商之路。1980年,她还拿到了编号为001号的小百货个体经营许可证。但凭此证只能开店,摆摊仍被视为“投机倒把”,如果被县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查到,货物都会被没收。小商贩摆摊经营已饱含艰辛,还要东躲西藏更让冯爱倩心中委屈。正是被多次打击后,她鼓起勇气拦住县委书记。

  谢高华把冯爱倩请进办公室,两人一边抽烟一边深谈,聊了一个多小时。谢高华听得很认真,问得很仔细。当冯爱倩离开办公室时,谢高华对她说:“你可以继续摆摊了。如果有人来查,就说是谢书记同意你摆摊的。”听到这句话,冯爱倩高兴得想跳起来,好像一下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多年以后,回望义乌改革开放历程,这一幕颇具戏剧色彩和象征意义。

陈燕贞在与客户交流

  [赶考这一路]

  兴商建县,六代市场迭代升级

  后面的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白天就很少坐办公室的谢高华将视线聚焦在农民生存状况和城区摆摊者身上,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他深刻领悟到交易在商品到货币这“惊人一跃”中的重要地位。1982年9月,义乌县委作出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里谢书记拍板开放小商品市场干净利落,实际上是经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的。”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时任谢高华同志秘书的杨守春对那段岁月的记忆刻骨铭心。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杨守春受多地邀请,向领导干部宣讲谢高华同志先进事迹,再现了义乌市场呱呱坠地的过程,生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

  从提篮小卖到世界超市,从贫瘠小县到世界小商品之都,谢高华已成为全国致敬的“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30多年后来看,义乌的发展是一部风光的传奇,县委书记的决断完全符合逻辑,但其中的粗粝抗争、矛盾纠结及政治风险,只有亲历者才能真正体会。

  从“我要做生意”的呐喊,到“开放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的拍板,再到之后提出兴商建县战略。至此,义乌的发展道路明确了,并在历届义乌县委(市委)的接力中坚持至今。义乌小商品市场如同缝隙中艰难长出来的小草,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根发芽,快速生长,实现5轮迭代升级。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城有营业面积64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从业人员21万人,日客流量21万人次,经营26个大类、210万个单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我们将打造第六代市场,将此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9月13日举行的2019世界义乌人大会上,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透露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方向:新一代市场的核心标志是新型进口市场,将线上线下数字化联动,是货通天下的国际枢纽,推行自由贸易。

游客观看机器人表演

  踏浪前行,义乌人何以勇立潮头

  谢高华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后表示:“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而义乌人拥有的某些特质让这座城市站在了改革的潮头。

  义乌的城市传奇,是由一段段奋斗人生凝聚而成的。在义乌小商品城数万名经营户中,37岁的陈燕贞并不是特别显眼。1998年进入篁园市场经营五金工具时,她没有设想过会在新一代市场中拥有10间店铺,拥有一段全新的人生。

  当年她的未婚夫以高息借贷20万元背水一战,在不足5平方米的摊位上,白手起家、稳扎稳打。两人结婚后,生意也渐入佳境。后来,他们拿下知名品牌“huayi”华东三省的代理权,一款螺丝刀一年就卖出了500万元;领同行风气之先,花3年时间创立“FINDER”品牌,并在145个国家找到了代理商;告别篁园市场,在国际商贸城拥有了自己的店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开着奔驰吃拉面、送货的老板,外出招商时边啃汉堡边赶路的领导,在义乌有的是。解析义乌人成功的密码,勤勉、诚信等基本要素自不待言。陈燕贞夫妇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当年丈夫的白T恤洗得发黄还在穿,守摊时头靠着的墙壁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这些细节事后看来有些辛酸,但奋进中的创业者根本不以为苦。

  另一方面,义乌市场的一次次迭代升级,也不断提升着商户们的人生境界。“如果当年不从村里走出来,我也许现在还在靠打工养家。”陈燕贞说到当年的决定,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恩。那个在市场里遇到外国人就狂练外语的小姑娘,如今已是频繁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成熟女性。她每年要走5个国家,不是简单的观光旅游,而是为了开拓视野、发现商机。她还在向国外输出经营管理模式,帮助代理商组建团队,到一些国家做慈善事业。“在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外国人对中国充满敬意。”有位外国朋友曾经诚恳地对她说,不知道世界上少了中国、少了义乌会怎样?

  “义乌人有敏锐性,也有行动力。”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张奇真说,比如,改革开放之初,义乌就兴起小商品交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义乌已经做好迎接国际贸易的准备;从2008年广州举办进出口博览会到2018年上海进口博览会举行,义乌一直在努力发展进口业务。

小商品的海洋

  生于忧患,义乌发展接力奋进

  方建是义乌市电子商务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还是多家企业的董事长。见到他时,他正在阿里巴巴集团厂货通发布会现场。今年6月,义乌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最大线下小商品市场与最大线上贸易市场正式携手。这场活动的初衷,就是要为义乌的优质企业搭建数字化流通渠道,让“义乌制造”源头厂货通天下。

  “不管是实体市场,还是网上市场,义乌的优势其他地方短期内很难复制甚至取代。”方建对此充满自信。他说,得益于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培育,义乌已形成完备的电商产业生态,服务洼地造成了价格洼地。“原来快递涨价理论上对义乌应该影响很大,但很多商家依然选择义乌;人工、物流涨价了,这些商家还是没有离开义乌。”方建说,电商是孤独的,但又十分需要支持,需要好环境。

  在义乌,和电商相关的培训、招商活动接连不断,“每个月至少有六七场”。但众多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模式也让一些企业主有点犯难。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这场发布会上,义乌日用百货协会会长宗产贵听得很认真。他一直在琢磨营销方式的转型,反复比较选择哪种模式、哪个平台、怎么合作更稳妥。

  “说到电商,义乌在应用他人平台方面还可以,但自身平台建设还不够,关键是城市能级还有待增强。”义乌市委改革办主任陈峻峰认为,必须沉下心来,潜心抓发展,研究解决更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和义乌人交谈,经常能感受到一种忧患意识,甚至在党委政府的正式文件中,这种情绪也表达得十分强烈。前不久召开的义乌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必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很多工作就像爬山,爬上去要10天,掉下只需10秒”。大会报告中,还对标设定的比拼对象——福建晋江,罗列出义乌要打好“接力赛”必须克服在思想层面还存在的10方面问题。

  实际上,检视义乌当前发展,不少方面工作正在以较快节奏推进。深究其动力,都与唯恐落后的忧患心和奋力争先的进取心不无关系。

义乌市场有精品

  [夜访手记]

  鸡毛上天梦想落地

  夜幕降临,在义乌灯光璀璨的街头,一个个梦想正在升腾。

  龚永强去年刚到而立之年,就开始“自立门户”。他的父亲是义乌最早经商办厂的一代,在塑料花行业里做得不错。龚永强大学毕业,帮着家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外贸销售后,提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但他规划中的项目让家人“匪夷所思”——开一家面包店。

  好说歹说,夫妻俩加盟的面包店在新城吾悦广场开张了。“开始觉得这潭水可能到膝盖,蹚进去才发现快到胸口甚至脖子了。”隔行如隔山,龚永强这时才发现一行有一行的门道,成本也远比想象的高很多。好在夫妻俩继承了父辈聪明、坚韧的品质。他们潜心学习面点制作,兢兢业业经营店铺。如今已积累了一定的客源,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相隔不远的梅湖展览馆中另一群年轻人正在忙活着,筹建中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体验馆是李登科人生规划中的“宏图伟业”。作为义乌市政府聘请的首批创业导师,这位陕西小伙的气质与义乌这座城市十分契合。“义乌是一个放飞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义乌人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李登科不吝赞美之词,用创业创新的实践表达对这座城市的认同: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公务员身份到义乌企业担任高管;辞职下海后,用三年时间挣到人生第一桶金;赴外地投资亏损,资产归零,他又重新创办公司,一年内销售额达到1亿多元。

  随着事业的扩张,李登科的站位和视野也在提升。筹建中华老字号品牌体验馆,一方面是想通过整合新资源、开拓新渠道,激活沉睡的瑰宝;另一方面则希望承载着工匠精神和文化精华的优秀品牌集聚义乌,提升义乌市场的内涵。

  两位年轻人的讲述,理性又不乏激情。回头路过龚永强的面包店,已是深夜11时,3岁的女儿在两张单人沙发拼凑的小床上沉沉地睡着。店员在门口兜售半价面包,如果卖不出去它们将被尽数销毁。龚永强说,自己一定要做出一个样子来,如果回到父亲的厂里去,就意味着自己失败了。

  在义乌,龚永强、李登科这样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听着他们的梦想,谁也无法断言,他们会成功或者失败。我想到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张奇真说的,“义乌人是一边相信,一边看见”。

  义乌带有传奇色彩的发展史,被人们广为传诵、反复解读。我经常在想,时代为什么钟情于义乌?如果说“穷则思变”,我们都共同经历过处处皆“穷”的时代。如果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义乌人为什么能“时刻准备着”。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义乌人的群体性格。可以用很多词来描述这种性格的各个侧面,但最核心的一点或许是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梦想落地:往前冲,成功了迎接辉煌,不成功从头再来。

  于是我更加相信,这是时代的必然。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那一天如果不是泼辣的冯爱倩拦路,应该也会有张爱倩、李爱倩站出来。这也是义乌的幸运。谢高华等几代符合义乌性格的主政者的接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及到中央工作后的亲自推动,都为义乌发展撑起了一片晴天。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