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时隔38年终团聚 义乌父女河北重逢诉相思

发布时间: 2019-10-21 09:01:2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季民军 王佳丽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郝艳芳(左二)与亲生父亲、姐姐相认

  中国义乌网10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季民军 王佳丽)“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是爸对不起你。”10月16日,在河北省临漳县,陈克森一家人相拥而泣。义乌的亲生父亲陈克森通过寻亲会上的DNA检测,找到了四女儿郝艳芳。千里迢迢寻亲路,到此时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这场时隔38年的团圆,让一切爱恨、愧疚瞬间化成欣喜的泪水。

  千里迢迢赶去相见 一家人相拥而泣

  10月14日上午,义乌30万元爱心寻亲专项资金启动仪式结束后,记者随同爱心公社的志愿者以及市慈善总会、众志集团的工作人员一同出发,赶往临漳、巨鹿、南宫、石家庄等四地举办寻亲见面团圆会。

  驱车1200公里,跨越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多个省,我们终于在16日下午到达第一站河北临漳县。随我们一起到达的还有坐了十多个小时火车的父母方,家住义乌拥军五区的陈克森和他的两个女儿。

  河北的女儿方郝艳芳得知这一消息,也决定改变计划,等不到第二天的寻亲会现场相认,就想私下先见一下父母方。不过,到了约定时间,来到现场的却是郝艳芳的闺蜜王芳。王芳说郝艳芳来了,但是因为自小就被孤寡老人收养,非常自卑,不敢在太多人的场合见面。而父亲和两个姐姐则希望她能勇敢一点。在志愿者和王芳的鼓励下,郝艳芳终于勇敢地从附近的车上下来。时隔38年的相见,父女、姐妹紧紧地抱在了一起,愧疚、怨恨……都化成了泪水。

  很长一段时间,郝艳芳都是呆滞的,有点接受不了现实,感觉来得太突然,而81岁的老父亲陈克森看女儿这个样子,也非常愧疚,边哭边拉着女儿的手,喊着“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是爸对不起你”,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愧疚的心好过一些。哭了半个多小时,在众人的劝说和鼓励下,大家的情绪终于缓和下来,郝艳芳挽起老父亲的手,一家人决定去房间里聊天。

  割舍不断的是亲情 重逢后互诉思念

  在亲生父亲面前,谈起小时候的生活,郝艳芳悲从中来:“我恨啊,恨为什么别人都有父母,而我却没有。”老父亲则再次拉起女儿的手,让女儿打他一顿,千错万错,始终是父母不应该将出生才两个多月的孩子抛弃。

  1981年出生的郝艳芳如今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一家人生活在临漳县孙陶镇一个村子里,大儿子已经十八岁,随父亲外出打工了,剩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还在上学,生活的艰辛,在她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重逢的喜悦,让父亲和两个姐姐珍惜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他们提出希望去郝艳芳家里看看,不过遭到郝艳芳的婉拒:“我很忙,没空照顾你们。”“我们不是要你照顾,妹妹,我们想让你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姐姐坚持道。

  血浓于水,多年的思念与怨恨发泄完之后,剩下的还是那割舍不断的亲情。当晚,陈克森的二女儿就把老四郝艳芳拉进了家庭群,告诉大家“妹妹回家了”,让在义乌的亲人分享重逢团聚的喜悦。双方也约定,第二天去郝艳芳家里看看,去感恩一下养父,感谢把郝艳芳养大的姑姑。

  一起吃顿团圆饭 感谢姑姑的养育之恩

  此前,陈克森决定带两个女儿去老四郝艳芳家看看。郝艳芳以忙为由推辞,说没空照顾。后来经过沟通,大家一起来到了郝艳芳所在的临漳县孙陶镇马许村。

  因郝艳芳一直比较抗拒带父亲和姐姐去家里,陈克森决定在孙陶镇的一家酒店里跟她吃顿团圆饭。那天,郝艳芳的姐姐们点了一桌菜,郝艳芳也带来了养育她长大的姑姑和表哥,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父亲和姐姐给郝艳芳和姑姑送上红包,感谢姑姑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她就像亲闺女一样亲。”83岁的姑姑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自从弟弟抱养了郝艳芳之后,一直是她在照顾,几个表哥表姐更像亲妹妹一样对待郝艳芳。童年的郝艳芳虽说有些不幸,但在亲情方面还是非常幸运的。

  吃完饭后,陈克森坚持要去女儿家看看,郝艳芳也不好再拒绝。记者跟随爱心公社和众志集团的志愿者前往马许村,沿途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播种机穿梭其间,大家正忙着播种冬小麦,而这也是郝艳芳说自己忙,不愿意接待亲人的原因之一。这段时间是农忙时节,她家里十亩地的玉米要收获,地要翻一下,然后种上小麦。郝艳芳的丈夫跟大儿子大多时间在外面打工,这些农活都要靠她自己干,还要照顾上初三的女儿和上六年级的儿子,这份责任之重,让人听了难免有些心酸。

  临别之际声声嘱托 双方约定春节再见

  穿过田间小路,大家来到了郝艳芳家,一幢外观看上去不错的小洋房,里面却是非常简陋。记者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厨房的具体位置,只看到几张破旧棉被下的简易床。条件艰苦简陋,没办法招待远方的亲人,也许这是郝艳芳不愿意带亲人回家的主要原因。

  “妹妹,对不起,我们来晚了。”二姐陈雪琴看着看着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妹妹这日子过得太苦了。家门口堆放着好几千斤玉米,都是郝艳芳一个人从田里收回来打包好的,而玉米收购价才0.81元一斤,虽然像小山一样堆成两堆,其实一年也没多少收入,但又不能不种,造房子要花钱,两个孩子上学也要花钱。忙农活,照顾子女,闲暇时间去北京打工,这样的日子,郝艳芳已经过了20多年。未出嫁时,姑姑把她照顾得很好,而成家之后,她不得不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随后,正帮人犁地的郝艳芳的老公匆匆赶回家。看到这壮实的小伙子,陈克森握着他的手反复交代:“你要照顾好我女儿啊。”临别之际,陈克森再次委托郝艳芳的亲戚、邻居,一定要照顾好郝艳芳,然后才放心地踏上归途。

  这声声嘱托,带着父母的一份愧疚与责任,也让陈克森在有生之年不再留下遗憾。双方约定,春节再见面。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