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今日话题 正文

党政机关拒绝一次性杯子,这个头带得好

发布时间: 2019-11-05 08:52:32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逯海涛

  从12月31日起,浙江党政机关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这个通知在《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正式施行的前一天发布,对接下来做好垃圾分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助推。

  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签字笔……不可否认,这些一次性物品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这种便利的背后,却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极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13年,全国一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就超过了80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2000万棵生长20年的参天大树,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都变成了生活垃圾,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带来不可小觑的负荷。当前,垃圾分类正在我省如火如荼地进行,做好这项工作,除了要把分类标准设置好、把分类工作执行好之外,源头的减量工作也很重要,必须要两条腿走路,垃圾分类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要实现垃圾的减量。

  做好垃圾减量,要先找准突破口。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中的包装物、一次性用品大幅增加。十几年前,包装物就占了北京市民生活垃圾总量的35%以上;这些来随着快递、外卖的高速发展,纸箱、泡沫、餐盒等也成了生活垃圾中的“钉子户”。先从水杯等一次性用品开始减,操作性更强,大家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党政机关带头,无疑将对全社会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2017年6月12日,国管局、住建部等部委就发布了《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切实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做到应分尽分、应收尽收,发挥好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垃圾分类这项利国利民、意义深远的举措,需要有人引领,更需要形成自上而下的风气。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率先禁用一次性杯具等,不仅可以向社会更广地传播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理念,更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垃圾管理经验——应该怎样分类?究竟难在哪儿?从别人要求到自觉习惯需要多久?有什么措施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由我省党政机关率先垂范拒绝一次性杯具,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强制行为。垃圾分类如果总是停留在宣传提倡阶段,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能性太低。一定要有具体的行动措施和刚性的规范。做好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发力,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如果能严格按照通知执行,把这个头带好,相信全社会对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理念的认同将更快达成,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也将会早日实现。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