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政务 正文

代表委员聚焦“文化建设” 有文化,才有乡愁

发布时间: 2020-01-22 08:58:21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加快大剧院建设,完成博物馆、美术馆主体工程。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提质扩面,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新增城市书房10个。实施传统村落保护3个以上,桥头遗址争创省级遗址公园。推进名人故居保护提升,加快西门老街、廿三里老街等保护性开发。”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义乌,是一座新兴的国际商贸名城,魅力在于市场、在于特色、更在于文化。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有关文化的话题成为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焦点之一。不仅是文艺界代表,很多其他界别的代表也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就如何推动义乌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桥头遗址,期待提升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谓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许多城市之所以被世人熟知,是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遗产。

  那么,在外人眼里,义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除了“国际商贸名城”,“城市文化”能否成为其另一张名片?

  在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勤劳勇敢的义乌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以鸡毛换糖、敲糖帮为代表的商业文化,又有以“义乌三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还有以道情、小锣书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以及以颜乌葬父、孝感天地为代表的孝义文化等等,这些都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桥头遗址被评为年度浙江考古十大发现之首”,这是去年义乌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

  有报道称,上山文化的发掘,将著名的河姆渡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位于城西街道桥头村的义乌桥头遗址,是上山文化中晚期的典型聚落遗址之一,距今约9000年,也是迄今为止我市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桥头遗址已取得多个亮眼的成绩:‘浙江第一人’——桥头遗址发现完整遗骸;‘世界之最’——东亚大陆最早的环壕聚落;世界或中国最早——桥头遗址彩陶;世界最早酿酒——9000年前,桥头人或已有酿酒技术……”来自城西街道吴坎头村的人大代表吴璀云提及这个话题,颇为自豪。

  在他看来,桥头遗址揭开历史面纱一角的同时也带来更多谜团。比如部分陶器上不同类型的彩绘图案(符号)有何意义?数千年前,古桥头人经历了怎样的覆灭性灾难,为什么会留下这么多的器物,有没有人幸存?如果幸存,其后代如今又在哪里?还有更多未解之谜,有待考古学家们继续探索发现。

  当前,吴璀云表达了自己的三个“希望”:希望市委市政府能更加重视这项工作;相关部门加强同其他县市的联系,提高“上山文化”捆绑申遗的可能性,为我市增加一张金字招牌;更希望能将其与“良渚文化”“河姆渡遗址”等新石器时代文化一起进行深入研究。

  当一个城市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并将昔日的情感沉淀进文明的血脉时,这个城市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传统村落,亟须保护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曾经,这句诗情画意的语言不仅唤醒了国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也引发了学界对“乡愁”文化意义的解读。

  有文化,才有乡愁。唤醒乡愁,是城市记忆的激活,也是后人对历史的尊重。如今,全国很多城市都面临“乡愁文化在商业文明中迷失”的尴尬境地,一些有关老街、老宅、文物古迹等历史坐标串联起来的城市记忆在现实中逐渐迷失,一些传统节日和风俗文化在西方文化和现代消费观的挤压下开始淡去。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迫在眉睫了。”季慎峰是义乌老车站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一名政协委员。

  “调研得出,义乌市的23个传统村落‘空心化’现象较严重。”在他看来,传统村落出现萎缩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提出的“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传承”是一对矛盾,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一个难题。针对义乌实际,他提出了比较详实的建议,如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组织领导、谨慎规划设计、加强建设和保护后的经营与管理机制等。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多重挑战,亟须全社会的力量参与保护和建设。”为此,他建议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青年返乡创业、开发学校研学项目等层面进行系列研究,制定出既有深度和力度,又接地气的政策;建立“民营公助”或“民有公补”的保护利用机制,也可以进行产权不转移的认领、认养、认保等模式的公开拍卖,加快义乌市或市外雄厚的民资进入这个领域,形成多元化、社会化、转移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机制。

  有人说,一座城市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个性,市民也就能共享这份集体记忆,它更能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这句话,值得深思。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