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9日,由传染病学专家、浙大四院前院长陈亚岗教授率领的浙江310人援鄂医疗队正式出发,2月10日凌晨抵汉。稍作休整,这支精干医疗队就投身战“疫”。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义乌频道将与这支医疗队保持定期连线,听听“浙家军”战疫的“前线战报”,记录浙江力量。
中国义乌网2月21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连日来,《驰援日记》跟随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共同见证了雷厉风行的“浙江速度”,落地12小时接手第一座方舱,运行正常后36小时又建一座,医院体系成熟后临危受命,接手武汉目前最大方舱医院——日海方舱。
“目前,日海方舱的C馆将率先接受病患,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预计很快会有100名以上患者进来。”这是这支浙江队的队长陈亚岗给记者发来的最新消息。
有别于即将进入新舱工作的医护人员,浙大四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翁晨曦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顾海波更早达到了武汉,他们的“战场”则是另一番残酷。
“我要多做几辆打冠状病毒的车去武汉,爸爸就能早点回来了!”刚刚下完夜班,翁晨曦就注意到微信里有妻子的留言,是一段孩子的小视频。
3岁大的宝宝小思贤将近一个月没见过爸爸了,一会儿在床上自言自语地拼着一辆“警车”,一会儿又跟着音乐唱起了“加油武汉,一定要坚强”……手机这头的翁晨曦看了暖心又心酸。
这是翁晨曦随浙江省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25天,他一直“扎根”于武汉市天佑医院ICU里。可以说,来他这里的,都是症状相对更严重的。
压疮很疼,更像是战场的“勋功章”
“我们每天都告诉自己不惧怕不退缩。”虽然本身就是ICU的护士长,但是到了武汉疫情的“中心”地带,面对着科室清一色的重症患者,翁晨曦所在的医疗团队直面的是巨大的救治压力、沉重的身体负担。
每天和家人视频聊天,是翁晨曦在武汉期间最“放松”的一刻。而他们聊天的话题,却总是围绕“爸爸的鼻子今天又破了吗”。听闻此处,不禁心中一阵酸楚。
或许是因为本身较瘦削的面盘、较高挺的鼻梁,翁晨曦鼻子上的压疮在全队算是最严重的。其实只需要在工作中,调整一下口罩的位置,就能避免N95口罩对压疮的反复“蹂躏”。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他们却根本做不到。
“好不了,工作的时候会贴一层水胶体,一休息立刻擦点药膏,但没来得及恢复又得上班,水泡又破开……”由于防护物资珍贵,他们将工作时间4小时一班制,调整成了6小时一班,再加上穿脱衣服的时间,一来一回间往往需要八九个小时。这样的节奏持续了整整一周,工作强度大,能量消耗大,但翁晨曦却简单地说,“什么都能忍受,就是鼻梁实在疼了点。”
如果用医学“疼痛评估”来计算,至少达到了四分。这在医学上是需要立即处理、使用止痛药的疼痛程度,他却不动声色地坚持着。如此反复的“折磨”,他从没有真的对人说出口,唯独一张照片,也是在压疮恢复差不多时拍下的。他说不想让关心的人太担忧,“压疮”虽痛但把它想成是“军功章”,一切困难总会过去。
患者每天给浙江医护手动点赞
“我给你们点赞!你们浙江队的医护人员很温柔、细心!”照片中的阿姨是ICU6号床的病人,60多岁。带着氧气罩说话不方便,她总是手动给医护比赞表示感谢。“几乎每天都会给我们点个赞,照片拍下的时候她在点赞感谢我们,我也立即回了她一个赞!”当时刚好交班的同事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暖心的一幕。
因一家四口全部不幸染病,分别在不同医院接受救治,刚入院时,这位患者呼吸窘迫、心理焦虑,情况和自身感受极差。本以为马上要气管插管,没想到在无创呼吸机的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照料、暖心鼓励下,她挺了过来,情况慢慢变好。
2月15日,又一位重症患者顺利从ICU出院。翁晨曦立即将好消息与大家分享。看着手机里的视频,6号床阿姨的眼神里又坚定了胜利的希望,“有你们在我们都很放心!”
一封由他代劳的感谢信
记者见到了一封2月17日写下的《表扬书》,是患者口述,并找翁晨曦代写的:感谢浙江医疗队来到武汉,你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武汉好。是你们帮助了我们,树立了信心……
这是来自5号床的阿姨,同样60多岁。当时翁晨曦正在做护理治疗操作,她突然把手机递了过来,请他代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真的感激你们,一定帮忙把信发给你们医疗队的每一位同志。”
“那个瞬间觉得深受鼓舞,再苦再累也值得,因为他们真的需要我们,感激我们。”翁晨曦说,看着每一位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眼神充满希望,这便是他在武汉持久“奋战”的动力。
思念家乡,期待胜利
现在ICU10张床位仍旧是持续收满的状态,防护服虽然短缺但是好在医疗队能够供应得上,目前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
得知当地医务人员因为感染被隔离,翁晨曦说:“是战士就决不后退,我也绝不会倒下。”迎难而上的他们,总是心中绷紧“防护”的安全绳,仔细再仔细,决不能犯错。
现在翁晨曦是家人的骄傲,虽然牵挂,但家人给予的更多的是关心和信任。现在,小思贤常常和自己的朋友说“我爸爸是英雄”……
看着浙江、义乌传来的疫情控制的好消息,在武汉的他也十分开心,“我想着全国一盘棋,啃下武汉这块硬骨头,胜利一定会来。”